獎勵常常比懲罰更有效
媽咪愛嬰網(wǎng) ideagreen.cn 2007年05月11日 21:34:54
獎勵常常比懲罰更有效
小約翰`洛克菲勒,全世界第一個擁有10億美元財產(chǎn)的大富翁。洛克菲勒共有5個兒女,家庭財力遠非普通人家可比,但他對兒女的日常零用錢卻十分“吝嗇”,規(guī)定兒女們的零用錢因年齡而異:7、8歲時每周3角,11、12歲時每周期1元,12歲以上者每周2元,每星期發(fā)放一次。他還給每個孩子發(fā)一個小賬本,要他們記清每筆支出的用途,領(lǐng)錢時交他審查。錢賬清楚、用途正當?shù),下周還可遞增5分,反之則遞減。同時,孩子們能做家務(wù)事還可得到報酬,補貼各自的零用。例如,捉到100只蒼蠅能得1角,逮住一只耗子得5分,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獎勵。后來當副總統(tǒng)的二兒子納爾遜和興辦新工業(yè)的三兒子勞倫斯,還主動要求合伙承包全家人擦鞋,皮鞋每雙5分,長筒靴1角。當他們11、12歲的時候還合伙養(yǎng)兔子賣給醫(yī)學研究所。
0-3歲早期開發(fā)兒女們外出上大學后,洛克菲勒規(guī)定他們的零用錢與一般人家的孩子不相上下,如有額外用途必須另行申請。喜歡吃喝玩樂、交女朋友的四兒子溫斯格普有一次欠了賬還不了,因為父親堅決不予理睬,只得向大姐暫借救急。后任大通國民銀行總裁的小兒子戴維,讀大學時,也一樣恪守家規(guī)。有一次放假回紐約,同行的一位同學看到他在記賬:這罐飲料多少錢,那道菜多少錢,都感到十分驚奇。洛克菲勒由于宗教信仰自己不抽煙,也不贊同兒女們抽煙。規(guī)定20歲以前不抽煙的兒女可得到2500美元的獎金。當他發(fā)現(xiàn)大女兒巴博抽煙后,勸她戒掉未成,就毫不客氣地取消了這筆獎金。這個伴隨有明確獎勵措施的家規(guī),傳授給了孩子金錢的意義,以及怎樣明智地花錢。同時,在金錢的激勵下,孩子學會了節(jié)制和控制自己的欲望—為了一個目標而自律。更為重要的是,孩子們從中得到教誨:要為有價值的事情而奮斗。朋友,你的家庭是否也有一些明確的家規(guī),獎勵并強化那些良好的行為呢?“強化定律”的基本意思是:一個產(chǎn)生了良好效應的行為,將會重復出現(xiàn)。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喜歡自己行為所產(chǎn)生的結(jié)果,他就會傾向于重復這個行為。相反,如果某個行為產(chǎn)生了這個人不喜歡的后果,他就會傾向于減少或終止這個行為。比如:沙莉某天穿了一件與眾不同的新裙子。相反,如果新裙子引起同伴們的嘲笑,那她今天傾向于不穿這條裙子?梢哉f,獎勵是正向強化,而懲罰是負向強化。在家庭教育中,我們說家長要獎勵和懲罰并用,但聰明的家長如果能夠善用獎勵,其效果可能要比懲罰好得多。絕大多數(shù)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有更高的責任心,但是,達到這個目標并不容易。一位母親如何能讓自己的孩子自覺地每天刷牙,或者主動收拾自己的衣服,或者講究用餐禮節(jié)呢?如何教會他更加負責地花錢?如何解決孩子不斷遲到的問題?為了讓孩子改掉那些令人討厭的習慣,比如無所事事、馬馬虎虎或者是明顯的懶惰,父母能做些什么呢?年幼的孩子自制力差,他們會因此犯這樣那樣的錯誤,這時,父母去懲罰他們 恐怕不是明智之舉。想要孩子自己收拾玩具,可孩子通常不會主動想起去收拾玩具 ,父母就要求他去做,可是他可能覺得這并不重要。如果說父母因此而懲罰他,很可能會引起孩子的反感,即使他去做了父母要求做的事情,也是非常不情愿的。如果親子互動形成了這樣的模式,等孩子年紀大一點,孩子會對父母的要求置之不理。另外,年紀小的孩子自我評價還沒發(fā)展好,他們的自我評價是完全建立在他人對他們的評價上。如果全心全意經(jīng)常接受父母的負面評價,對他們的自尊心是一種創(chuàng)傷,很難想像這樣的孩子長大后會是個自信的人。所以家長要慎重對待自己對孩子的評價。盡量少地批評和盡量多地表揚會讓孩子受益無窮。家長完全可以采用積極正面的方法,運用“強化定律”的正向強化,也就是“獎勵”手段,鼓勵孩子重視并發(fā)展正確良好的行為。洛克菲勒的家規(guī)正是體現(xiàn)了這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