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收入頗豐的父母認為:有錢、有時間,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就有了保障。其實不然,此類家庭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所面臨的困惑會比其他類型家庭更多,特別是在個性培養(yǎng)、欲望教育和挫折教育這三個方面,問題尤為突出。
個案一:個性培養(yǎng)
周女士的女兒2歲半,每天早晨一定要穿自己喜歡的衣服。幼兒園里規(guī)定穿園服,可她就是不愿穿,每次都鬧到快要遲到了,她才很不情愿地穿上園服去上幼兒園,對此周女士很困惑。
專家指導
孩子在審美上的發(fā)育是對世界認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孩子還不會講話的時候,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對某種顏色和樣式的偏愛。父母應該承認孩子的審美自由,為他開始獨立做決定感到高興。而且處于這個階段的孩子想像力極其豐富,穿上公主裙就感覺自己是公主,穿上超人的服裝就認定自己是超人,所以往往不顧及場合或天氣等客觀因素。
給父母的建議:
·購買衣服時尊重孩子在顏色和樣式上的意見,不必將自己的審美觀強加于孩子,有時孩子在寒冷的天氣想穿裙子,在褲子外套一條裙子也未嘗不可;
·把家里的舊衣物,比如:爸爸的襯衣、帽子,媽媽的長裙、圍巾等收拾在一個化裝筐里,供孩子隨時模仿打扮使用。這樣既能滿足孩子愛模仿的特點,同時也會漸漸讓孩子懂得,不同的場合需要穿著不同的衣裝;
·當孩子提出的要求過高、過多時堅決拒絕。講道理行不通時,可采取不理睬的辦法,但事后應當和他就該問題進行一次補救性的討論。
至于幼兒園設立園服的做法也很欠妥當。因為該時期的孩子剛剛開始萌發(fā)自我意識,對自己是誰時常搞不清楚,要他們識別周圍幾十個小朋友的外貌特征本來就需要很長時間,如果沒有了個性化的服裝,就更增加了孩子集體生活的困難。
個案二:欲望教育
鄭女士對孩子無休止的要求感到頭痛。每次領著孩子上街或者到公共場合,孩子總要買這買那,而且這樣的情況已經(jīng)不是一次兩次了,F(xiàn)在兒子擁有一堆玩具火車、賽車、汽艇模型,卻好像都不能滿足他。凡是車模他都喜歡,同樣款式的車他還要買不同顏色和不同型號的,而且見到別的孩子有什么玩具他也會不停地吵著要,但買回來后,沒幾天就又扔到一邊去了。雖然自己現(xiàn)在有能力給他購買,但就怕慣壞了孩子。
專家指導
歸根到底,問題仍然出在父母身上,因為孩子表達自己的愿望無可非議,而是否滿足孩子愿望的權利掌握在父母的手中。也許很多父母認為這是金錢教育,而實質上卻是一種內(nèi)涵深刻的欲望教育。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會有不同的欲望,而幼兒時期實際上就是要奠定孩子對欲望的基本態(tài)度,它決定了孩子今后是否能夠正確面對各種誘惑,包括情感、物質方面的,還有很多消極的東西,如煙、酒、毒品等等。
實際上,欲望本身并沒有錯,但是滿足欲望要受時間、地點和數(shù)量的限制,不然,就會為孩子的成長造成障礙。等到孩子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不是這樣的時候,他內(nèi)心的痛苦遠比幼年時來得更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