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父母送禮,老師也尷尬——“不要問我家住哪里”
對學生們送來的小禮物,老師們勉為其難地收下了。但當有父母和學生打聽老師的住址,準備上門送大禮時,老師們被嚇壞了。
“不要問我家住哪里,不要背著全班同學給我們送禮,讓我們難做人。”有老師呼吁,應該由學校和教育部門統(tǒng)一安排學生們贈送禮品的規(guī)格,以純潔師生關系。
“老師語錄”讓我笑得合不攏嘴
華師附中李老師告訴記者,今年他收到的最好的禮物有兩件:一是學生親手為他繪制的個人肖像畫;二是學生會、團委干部從各班學生收集他平時在課堂里的講話做成的“老師語錄”。“那幅肖像畫惟妙惟肖,讓我開心了好幾天。一看到‘老師語錄’,我就笑得合不攏嘴。這些學生多有情趣,多可愛啊!”看得出,李老師對今年教師節(jié)的禮物很滿意。
最怕學生父母送貴重物品
廣雅中學的武老師和華師附中的何老師最近都有點煩:“學生父母送鮮花、水票、月餅票還好,最怕送手機、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這樣會把師生關系搞得太庸俗、太低級了。”廣鐵一中宋老師則氣憤地告訴記者:“教師節(jié)期間,父母老是向我們打聽家庭住址,我一聽就明白怎么回事。我毫不客氣地告訴他們,不要問我家住哪里,那是我的隱私。”
觀 點
人大代表
送禮不要超越“禮”的本義
廣州市人大代表、大同律師事務所朱永平律師
老師為學生傳授知識,學生尊敬老師,本是理所當然的事。學生、父母給老師送禮,也是出于尊師重教的本意,但當這種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禮”本身的意義之時,教育部門或學校就應該制訂相應的規(guī)定,來對送禮、受禮行為進行規(guī)范。
朱永平強調,如果學生送禮是學有所成向老師致謝,或者逢年過節(jié)向老師表達敬意,而不謀求任何私利的話,在法律上屬于贈與行為,是合法的。
現(xiàn)在的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為多,父母們希望通過與老師的“溝通”,讓孩子不至于吃虧。父母送禮了,一些老師礙于情面,多多少少會給學生一些好處和照顧。對此,朱永平認為,給老師送禮分量特別重的雖然只是個別,但也要引起重視,希望教育部門或學校能制訂相關的規(guī)定,對這種行為進行規(guī)范。
老師要嚴格自律
廣州市人大代表、廣州協(xié)和高級中學副校長葉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