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葉飛紅 家住葛飾區(qū)的嚴蕾平日最開心的時光,就是在家看盜版的DVD和錄像。全中文版的,有正在日本播放的最新賣座影片,有好萊塢的巨星大片,也有兒女情長的韓國電視連續(xù)劇……一下午看一盤,好不過癮。每次朋友要回國,嚴蕾就讓朋友帶盜版的DVD來,這種東西又輕又便宜,朋友們也從來不拒絕,等看完了,中國朋友之間就會有友誼互借的活動,如果實在沒有東西可看了,嚴蕾就會去車站附近或池袋的中華物產(chǎn)店去借,因為是盜版,所以很便宜,一盤才50日元。于是,嚴蕾的主婦生活有一大半是在盜版中尋找寄托,她生活中已經(jīng)是離不開盜版了。 而家中的“傻兒子”對此十分厭惡,在嚴蕾不在的時候,兒子經(jīng)常會嘲笑母親再這樣下去,就會變成“盜版母親”,這樣的母親,他是不敢領到朋友們面前,讓朋友見識的。 嚴蕾帶兒子去中國探親,也背負著朋友帶盜版DVD的任務。于是她瘋狂收羅了幾十盤DVD,放在隨身攜帶的背包里,但到了機場,兒子對這個背包碰也不碰,過關的時候嚴蕾讓兒子替她拿一下,兒子像被燙到這樣,把包丟在地上,把嚴蕾氣得要命:“這個小鬼,大了脾氣見長!被氐郊,嚴蕾興高采烈地取出一套《口袋精靈》的盜版電影盤片,放給兒子看,可誰知道,兒子嘴巴一撅,跑回自己的房間。“那一晚,我們吵了一架。我問他為什么不識好人心,媽媽給你買了你最喜歡的《口袋精靈》,你為什么不但連謝也不說一聲,而且還亂發(fā)脾氣?兒子說,他要看就看正版的,不要看盜版的。你說,正版和盜版的有什么區(qū)別?現(xiàn)在國內(nèi)盜版的質(zhì)量做得很不錯的,很清晰的!闭f到這時,嚴蕾滿心都是委屈,覺得兒子是越大越不好教,“你說正版要多少錢?是盜版的幾十倍呀,他怎么就不懂為家里省省錢?” 但只有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卻是這樣對記者說的——“媽媽這種行為,讓我感到不恥!”他說和朋友去電影院看動畫電影,每次看到防盜版的廣告,他都會臉紅。廣告里流著黑色眼淚的女孩說:“我不看,我不買!泵靠吹竭@里,他都有些心慌,他對記者說:“我會感到自己藏著很骯臟的秘密,像黑色墨水一樣的秘密。這就是我家的衣柜抽屜里有整整一抽屜的盜版DVD。” 其實兒子的難為情并不是沒有道理,聽說他們學校也一直在做類似防盜版的宣傳教育,兒子對記者說:“如果每個人都像我媽媽一樣,買便宜的盜版DVD看,那么電影界就會損失很大,電影公司不賺錢了,之后還有誰會愿意去搞電影,還有誰有實力去搞電影?” 記者把兒子的話轉(zhuǎn)達給嚴蕾,嚴蕾一臉的不屑:“又不是我一個看盜版?電影公司也不少我一個人的門票錢,這兒子是被日本社會教育傻了。” 從盜版母親和正版“傻兒子”,看兩代人的問題,我們和孩子的問題到底出在哪里?有些對孩子來說是完全應當?shù)氖虑,但華人的父母卻不一定可以做到,而對父母來說并沒有什么錯誤的事情,但在下一代眼里卻是千差萬錯的。社會觀念和道德準則的不同,在華人兩代之間劃了一條很深的鴻溝,那么做家長的華人們是不是應該向孩子們走近一些呢?或者同時,也讓孩子們更了解我們呢?(來源/日本新華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