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限的描述中體味孩子的心理,他似乎有一些行為退行,即想要通過收藏舊物,而停留在童年,拒絕成長帶來的痛苦感;
如果是這樣,父母更不能隨意處理孩子的收藏品,需要與孩子多做溝通和交流,了解到孩子喜歡收藏舊物的真實原因;
若孩子的確是在拒絕成長、留戀童年,那么就需要家長做一下自我反思了。
是什么讓孩子留戀于童年?是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對于孩子的關注越來越少嗎?還是隨著孩子的成長,父母對于孩子本身的關注已經(jīng)轉(zhuǎn)移到了學習成績上,更在乎成績而忽略了孩子本身呢?或者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遇到了怎樣的困難,導致失去了成長和面對的勇氣,而選擇停滯來逃避成長呢?等等這些都需要家長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關愛,要嘗試去了解孩子,認同孩子、體會孩子。
說起來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那么就嘗試著先從溝通做起吧;
不必著急收拾掉家中舊物,也不必著急灌輸給孩子某些成年人的經(jīng)驗、看法和感悟,先從了解孩子開始,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家長才會從根本上幫助并且陪伴孩子一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