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傳世名畫中,小隱兒與我一樣,最感興趣的是圣母子題材。每次看基督誕生的那一幅,小隱兒總是喜極而笑。耶穌是誕生在馬槽里的,連個干凈的地方都沒有?墒且d又是宗教的,他一誕生便有天使為他贊美,為他祝福。只見圣母瑪利亞的綠色斗篷掀翻一角,赤裸的幼子耶穌仰臥其上張開雙臂,似在尋求圣母的懷抱,神態(tài)自適。身邊是聞訊趕來的一群牧羊人操琴而歌。小隱兒剛剛有了一丁點的生理知識,他知道一個人有什么隱蔽的部位需要遮蓋,需要衣服的裝飾。他當然還不能理解藝術(shù)的堂奧。看他一臉壞笑。
看圣母子畫自然會注意上拉斐爾。他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盛期的一位著名畫家。我真的喜歡他那種優(yōu)雅、秀潤、柔和的畫風。這種藝術(shù)風格應該是得益于他一帆風順的個人遭際和藝術(shù)遭遇。后世評說,他擅用世俗化描寫方法處理宗教題材,所繪圣母子像參用生活中母親與幼兒的形象加以理想化。這正是我所想說的。無論是《大公爵的圣母》、《草地上的圣母》、《園丁圣母》、《西斯庭圣母》、《阿爾巴公爵的圣母》,還是《小椅子的圣母》,讀畫后我都有一種十分家常的感覺。什么圣母和圣嬰,那簡直就是我們視野可及的一對母子,或許是鄰居,或許是朋友。有一個發(fā)現(xiàn)更使我激動不已。畫家在1504至1507年的幾幅作品,圣母穿的竟是同一系列的服裝,貼身穿的是大紅絨衣,領(lǐng)口和腰帶鑲著金線縫花的黑絨邊。外面常會披一件墨綠或湛藍色的斗篷,也是金線縫花邊,舒適而高貴。只是每一件紅絨上衣的領(lǐng)口會有小小的不同,有時是方形領(lǐng),有時是低胸圓領(lǐng),有時是V字分叉圓領(lǐng),像一個認定了某一品牌服裝有著某種癖好的女子,這使她更加生活化,更加人性化。
當然,最具親和力的還是瑪利亞的慈愛和恬淡,目光如月華,儀態(tài)帶溫馨。有時,拉斐爾還會在圣母子之外,再添上圣約翰,就是比耶穌大6個月、后來成為施洗者的那個。瑪利亞坐在草地上,如水柔情地看他們兩個赤子兩小無猜。小隱兒不知天高地厚,指著那兩個金發(fā)孩子叫弟弟,在他眼里圣嬰和圣約翰又何嘗不是鄰居或者朋友。
我沒有宗教信仰,不愿用宗教來解釋長大后的耶穌所行的神跡。但我還是愿意相信它有著某種象征意義。有一節(jié)故事是說耶穌在曠野里用五餅二魚喂飽了聽道的眾人,人數(shù)在五千以上,最后門徒們把碎餅碎魚收拾起來,竟裝滿了12個籃子。我想,這是一種精神的物化。
在網(wǎng)上親子論壇結(jié)識了許許多多因為孩子而博愛的母親,她們因為自己是媽媽而憐惜隔壁受虐的孩子,攙扶不認識的小孩過馬路,為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她們的帖子有很高的點擊率,跟帖也排成長龍。她們的文筆可能不是最好,但她們的精神總是最令人感動的。我想每一個充滿愛心的母親都會是一個圣母,每一個充滿愛心的母親用如水的目光沐浴成長的孩子都會是一個耶穌。信基督的人,請原諒我如此理解你們的教義。
2002.10 文/小隱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