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沒有兒歌的童年,我早期的讀物是毛選、刊登長篇社論的黨報和無處不在的標(biāo)語。
我現(xiàn)在給女兒唱的兒歌,大多是以前聽妹妹和弟弟唱的,少年時期記憶力超好,聽啊聽啊就記住了,到現(xiàn)在也沒忘了。
為女兒買了兒歌書,好多本,翻一翻,覺得沒幾首好聽的,很多兒歌努力押韻,詞意牽強,看著就不喜歡。
倒是喜歡三字經(jīng)、千字文、聲律啟蒙、笠翁對韻,讀起來朗朗上口,里面的很多典故,也給我這個成年人充電的快樂。
今天忽然意識到,我的好惡,正經(jīng)點說是教育傾向,是不是有失偏頗了呢?我女兒的嬰兒時代,是不是因此過得比較一本正經(jīng)了呢?
--------------------------------------------------------------------------------
我是米兒:
我不覺得你對女兒的做法有什么不對,不過,更好奇樓主成長的年代~~~
在印象中我們好象是看小人書長大的,你說的那些的東東西好象是知青們才接觸的吧。
--------------------------------------------------------------------------------
當(dāng)時的月啊亮:
小人書不多,基本上也是我識字的教材。我那時候如饑似渴,知青們的東西小孩子也一樣看啊,看不懂,瞎看。
--------------------------------------------------------------------------------
小小寶的媽咪:
我還記得小時候爸爸拿著報紙上的曲譜教我們唱學(xué)習(xí)雷鋒好榜樣呢~~
不過小孩子和我們有許多區(qū)別,你要看她自己的愛好。
比方說,我們看《小龍人》覺得好做作,可是小孩子就是喜歡,我都想不通。
同樣的,那么多小孩子喜歡奧特曼,我好怕將來小小寶也一樣。
但是,孩子終究是孩子,我想還是讓他多接觸一些,自己選擇吧。
--------------------------------------------------------------------------------
當(dāng)時的月啊亮:
是啊,也許等芊芊再大一點,自己的喜好就更明顯一些,我就只有接受和引導(dǎo)的份了。
那些少兒節(jié)目,我大多看不進去。
--------------------------------------------------------------------------------
萱寶寶媽咪:
我覺得每個媽媽,或者說每個家庭,教育傾向都是有所偏頗的,重點與用心方向都會有所不同的。
--------------------------------------------------------------------------------
liang_xu:
同意。不用太多自責(zé),自己覺得好就行了。
--------------------------------------------------------------------------------
當(dāng)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