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良的學習習慣有哪些?”特級教師根據(jù)自己從教20年的經(jīng)驗,將孩子們的不良學習習慣總結(jié)出來,不少家長不住地點頭,臉上都寫滿了無奈。
小學的不良學習習慣主要有
1. 學習時間不固定,不制定學習生活作息時間表;
2. 課堂上思想開小差,精神不集中;
3. 自習課目標不明確,東翻西看,效率低下;
4. 不善于利用工具書,馬虎應付學習;
5. 愛面子,不懂也不問;
6. 做作業(yè)拖拉;
7. 快下課時聽不進講,早早收拾好書包,心中開始想著課后的娛樂活動;
8. 學習之余不善反思;
9. 做作業(yè)前不看書,做完作業(yè)不相信自己,總要找人對對答案才放心;
10. 只關(guān)心分數(shù),而不對作業(yè)、考卷進行分析檢查;
11. 學習時小動作多;
12. 邊做作業(yè)邊看電視(聽收音機);
13. 書本胡亂丟,學習時現(xiàn)用現(xiàn)找,浪費時間;14.平時不復習,考前開夜車;
15. 聽不進對老師、家長關(guān)于學習的批評和意見;
16. 偏科;
17. 學習易受情緒影響;
18. 學習耐挫性差等。
矯正不良學習習慣需要技巧
不少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感受:孩子的學習習慣不好,家長沒少管,但效果并不好。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以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基礎(chǔ)的,每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都會向?qū)W習習慣遷移,在這一點上家長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
“糾正孩子的不良學習習慣要從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起。”老師說,一般而言,家長的生活習慣好,自然會“傳授”給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種潛移默化的效果,是家長們有意識地自我約束才能達到的。要糾正下列令家長頭疼的不良學習習慣,家長應學會運用技巧。
1
做作業(yè)拖拉
小寧上三年級,很貪玩。每天做作業(yè)總要拖到晚上10點以后,其實他的作業(yè)并不多,他的同學一般都能夠在晚上7點完成。家長發(fā)現(xiàn),小寧在做作業(yè)時,拖拉習慣了,喜歡邊玩邊做,做兩分鐘,玩五分鐘,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上廁所。
孩子做作業(yè)拖拉的習慣,很大程度上是家長們造成的。“一些家長在孩子做作業(yè)時端茶、倒水,總是在打斷孩子;還有的家長喜歡坐在旁邊指手劃腳,孩子寫錯一個地方就大呼小叫,造成孩子心理恐懼,每寫一個字都小心謹慎;還有的家長在孩子做完作業(yè)后,就布置大量的課外練習,一些孩子為了避免多做作業(yè),有意拖拉,久而久之,拖拉的壞習慣就養(yǎng)成了。”
對策
孩子拖拉,家長要反省自己,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讓孩子養(yǎng)成了做作業(yè)拖拉的習慣,然后對癥下藥。孩子做作業(yè)前,家長應指導孩子將一切準備工作做到位,如喝水、上廁所,要用的文具、書本都準備齊了;孩子做作業(yè)時,家長不要在一旁盯著,不要輕易打斷孩子。對于一些已經(jīng)有拖拉習慣的孩子,可請教老師完成作業(yè)的大致時間,限時讓孩子完成作業(yè),完成的情況,家長可在聯(lián)絡本上向老師匯報。
2
不檢查作業(yè)
婷婷平時的作業(yè)整潔、正確率高,總能得到小紅花,但一到考試就落后了。老師通過與其家長交流得知,婷婷平時做完作業(yè),沒有自行檢查的習慣,從進小學開始,家長就包辦了本該由孩子完成的任務——檢查作業(yè)。
對策
孩子們都喜歡游戲,家長可以和他們做個游戲。封孩子為“作業(yè)(試卷)國王”的警察,警察的任務就是抓壞蛋,在這個王國里,壞蛋就是那些錯題。每次做完作業(yè)或是答完試卷后,“警察”就必須盡義務抓“壞蛋”。如果有一天,警察再也抓不到壞蛋了,那么警察就可以升級為警長。這個游戲也能幫助孩子做改善作業(yè)粗心大意的毛病。
3
不懂也不提問
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經(jīng)常遇到這樣的學生:他們乖巧得很,但很少提問,“不是沒有問題,而是不善于思考,提不出問題來”。不懂而不提問的現(xiàn)象,總是讓問題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越積越多,問題多了卻得不到及時的解決,孩子想提高學習就難了。
對策
思考會令孩子不斷進步。對于不愛思考和提問的孩子,建議家長多從其他方面來促使孩子開口提問。比如,家長可多帶孩子去科普展館,去超市和菜場,讓孩子多問,比如買東西,讓孩子去問價格,提示孩子去詢問商品情況,這樣做可以鍛煉孩子的膽量,也能讓孩子將提問看作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
另外,在平時的生活中,家長也應“不恥下問”,學著向孩子問問題,孩子回答不出來的,就帶著孩子一同去向他人請教,家長這樣做,就是鼓勵孩子提問的暗示。
4
學習缺乏動力
丁丁最令父母頭疼的問題,就是學習不主動,非要家長盯著才肯學習。由于學習不主動,在臨近考試時,丁丁得花費比同學多出幾倍的精力備考,“臨時抱佛腳”的效果也不盡如人意,丁丁的成績長期處于班級中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