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兒童多動癥這一概念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但是,不少家長把兒童的好動和兒童的多動癥畫了等號,這就把兒童多動癥的外延人為地擴大了。兒童多動癥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活動過多,注意力難于集中,情緒不穩(wěn),有的還有一些感知障礙(如動作笨拙,發(fā)音存在缺陷、口吃、吐子不清等)。多動癥的病因有遺傳,神經心理(如與中樞神經系統(tǒng)成熟延遲有關),輕微腦損傷,生物化學(如與中樞神經遞質代謝有關),社會心理方面的因素,等等。
兒童的‘好動’和兒童的多動癥似乎是一樣的,但其實是不難區(qū)別。
一是有無目的性。好動兒童的活動是有目的的,有序的。多動癥兒童的活動是無目的的,雜亂的。
二是有無離奇性。好動兒童即使是特別淘氣,他的好動并不離奇,能為人們所理解。多動癥兒童的多動,則離奇得讓人難予理解。
三是有無選擇性。這一條最關鍵。兒童的‘好動’常常在內容和場合上具有選擇性,比如在學習活動上表現為‘好動’,而在看電視或做游戲等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活動上,則能專心致志。多動癥兒童的‘好動’在活動內容和場合上是沒有選擇性的,不論什么場合山盟海誓活動都不能使其安靜下來全神貫注,都會表現出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