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及小一新生準備入學,你有沒有覺得,你比孩子更焦慮緊張?最擔心孩子的適應及分離焦慮的問題。這份入學安撫情緒指南,來接收一下,如何幫助孩子開學降低分離焦慮?父母只要說對這十句話,化解焦慮是沒多大問題了。
常犯錯誤1、不能哭
孩子從出生到入園一直都是受父母養(yǎng)育,你說不能哭,這是不可能的事情!情緒要有出口,你阻止了孩子難過的情緒,他可能轉為焦慮、壓力、生氣等其他情緒,最后亂七八糟到不能溝通。
但很多媽媽也說得很好,用哭的,就沒法好好說了,所以我會叫孩子不要哭。
正面引導:「我有聽到!我們先把哭哭蟲趕走」
我會這么引導:「我有看到你在哭,我都在陪你把哭哭蟲趕走,我知道你沒有辦法控制,所以我在陪你想辦法。能哭小聲一點,不要太激動,就是很棒的表現(xiàn)。」
一來把標準降低,二來用溫柔支持的語氣,讓孩子比較理性打開耳朵。
常犯錯誤2、要勇敢
這也是很多媽咪問我的,為什么連勇敢都不能說?我要請大家想想看,日常生活中,你何時會跟孩子說「要勇敢?」
不外乎是分房睡、不要怕黑、不要怕高、受傷不舒服時等情境下,所以上學,你口口聲聲的勇敢,其實在間接提醒孩子,「這是一件,冒險犯難、真不容易做到的事~」
我曾經(jīng)就在校園看過,爸媽跟孩子說上學要勇敢,你一定可以成功!孩子馬上回:「我是不是不要勇敢,就可以回家了?」,所以真的要小心孩子的想象與聯(lián)結,真的跟我們大人的想法不一樣。
父母這樣說:「學校有很多小朋友陪你一起玩哦!」我們原本的方向應該是告訴孩子,學校是一個輕松游戲學習的地方,而不是會瞬間變成冒險犯難的地方。
常犯錯誤3、快點進去
快點進教室這種話,有催促的語氣在里面,也有快跟我分開的感覺在里面。如果你的孩子平常就跟你如膠似漆,動作也很溫吞,你卻在上學的頭幾天,因為上課鐘響了,就叫他不要再黏你了,恐怕他會更討厭上學這檔事。因為上學讓我爸媽變得很急,上學每天都要過著很趕的生活。
正面引導>帶孩子提早到學校了解環(huán)境
所以我會建議早睡早起,提早到帶孩子提早到學校了解環(huán)境,別讓孩子睡到最后一刻,弄得非常焦慮。
錯誤4、這樣很羞羞臉
一次一個媽咪留言給我,他說他孩子的幼兒園,有個比較黏媽媽的孩子,每天到了學校后都要十八相送,后來老師實在受不了了,就跟孩子說「羞羞臉,大家都在看你哭!」
在旁邊的媽媽也不知道怎么做,只好配合老師,「對!羞羞臉!這么大了還哭!」,最后不但沒有解決,孩子的情緒更強,更不配合,持續(xù)了非常非常久。
這個基于教養(yǎng)天性也關心另一個孩子發(fā)展的媽媽,充滿疑問的問我「這樣做真的對嗎?」。
正面引導>羞羞臉別用在退縮的孩子身上
其實答案從行為結果就可以知道了!原因就是,這類較敏感氣質的孩子,沒有好好的認識環(huán)境,沒有得到支持,就會更無法在團體中發(fā)揮信任感。
而身為安全避風港的媽媽,最后也加入支持這種做法,就變成壓垮情緒的最后一根稻草了。所以,羞羞臉這句話,千萬別用在氣質敏感及退縮的孩子身上。
錯誤5、你昨天不是說的好好的?
這句也是爸爸媽媽在新生上學的現(xiàn)場,也常常說的一句話。但演場會的彩排,必竟跟真正演唱會是不一樣的,有新同學、新老師、新環(huán)境,所以昨天答應的,今天反悔是正常的。
過度的提醒孩子別反悔,孩子會覺得無可奈何,最后經(jīng)常還是會崩潰的。
正面引導>轉移注意力,增加信心
所以,應該是轉移注意力,增加信心就好,不要提醒孩子你曾經(jīng)答應過我不哭不鬧,因為經(jīng)常做不到。
錯誤6、有沒有看到老師都在看了
可惜有些家長,在現(xiàn)場被孩子的情緒弄得很急了,就跟孩子說,「你看,老師在看你喔!在不進去老師就來了!」這樣一來,豈不把和藹可親的老師,弄得很黑了嗎?所以要小心你對老師的形容。
正面引導>父母這樣說老師會保護你!
如果家長要強調老師,也應該是跟孩子說:「老師會保護你!」,「想要尿尿、喝水、太熱太冷,都可以找老師說,他會幫你忙。」,讓孩子覺得老師是他的浮木才對。
錯誤7、你們班其他同學都沒有哭
如果跟孩子這么說,他其實有可能會覺得,同學都沒哭,同學都比我強,我就是做不到,那我就不想來上學了。
正面引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去找玩伴
上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孩子融合進團體,團體應該是平行的最輕松、最好玩,所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去找玩伴,而不是提醒孩子,你跟其他孩子的不同。
錯誤8、不要再一直問我?guī)c接了
幾點可以見到媽媽,這件事對新生來說,相當重要!所以,當你動氣叫孩子不要再問了,孩子很可能覺得,你是不是反悔了,反而變得更焦慮緊張。
父母這樣說「幾點一定會來接你!」一定要準時接孩子
我自己的孩子,大概會鬼打強問我50次,其實不見得完全是他們對爸媽的信心不足,而是,一旦聽到了「4點來接」,「5點來接」,會讓孩子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會讓孩子覺得你不是在敷衍他。
錯誤9、在學校一定要乖乖吃飯
我經(jīng)常在討論孩子的飲食問題,吃飯吃的壓力很大,吃得很不好。上學有環(huán)境要適應,上學有陌生老師同學要適應,已經(jīng)夠忙了,還提早提醒孩子,學校里有一個”吃飯時間”,讓你不能囂張,不讓像在家一樣當大爺,這是很不必要的事。
正面引導>不用特別強調孩子在校生活要守規(guī)矩
順其自然,讓老師去教,孩子看到其他人吃,自己就會跟著吃了。不需要你不斷提醒,要乖乖吃飯喔、要乖乖睡午覺唷!如果第一天今天做不好,那豈不是不乖,那明天怎么會想去呢?所以,家長不該過度放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