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滿滿的老師,滿滿的吃飯問題,當然要管;而滿滿的媽媽,則更要管。
滿滿吃飯真的太慢了,因為“小朋友午睡了,她還沒吃完”,這用餐時間至少也要一個小時了吧。請滿滿的媽媽試想一下,如果在秋冬季,那飯菜還不冰涼冰涼了,再有營養(yǎng)再好吃的菜恐怕也難以下咽,經常如此對孩子的身體有什么好處?
所以,老師首先應該做的是轉變滿滿媽媽的教育觀念:在生活(如衛(wèi)生、吃飯等)、學習某些方面應給孩子一定的約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句名言說的好“教育,即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幼兒時期是行為習慣養(yǎng)成的關鍵時期,良好的習慣是孩子一生享用不盡的財富。如果放任滿滿“慢慢吃”,容易形成隨意、散漫、驕氣、任性的心理品質。這種品質一旦形成,便很難改變,會使?jié)M滿在其它方面也慢慢吞吞,會影響孩子以后的成長。
其次,巧妙運用一些方法,逐步調整滿滿的飲食習慣。
1、限定時間法
滿滿吃飯時,老師和媽媽拿出滿滿最喜愛的卡通鬧鐘(如小兔),對她說:“滿滿最棒了,今天來和小兔妹妹比賽:是小兔妹妹(分針)先從12跑到6(半個小時)呢,還是滿滿先吃完飯?”老師和媽媽在一旁不斷鼓勵,滿滿贏了要及時表揚,獎勵“小五星”等。
2、事件懲罰法
通過具體事件讓孩子體驗因自己動作慢帶來的“后果”。比如滿滿吃飯慢了,就不能和老師、小朋友一起散步、捉蚱蜢,沒有聽到老師講好聽的童話故事;在家吃飯了,沒有時間去買自己最想要的玩具、錯過看精彩動畫片的時間……讓她感到動作慢會使自己失去很多機會,打動她的心靈,但決不允許體罰。
還有,進餐時放一些輕柔舒緩的音樂啦,餐前和用餐時不要訓斥孩子啦,如果身體不適不想吃要特別對待啦……通過老師和媽媽的協(xié)作,采取適當?shù)霓k法,相信滿滿很快會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