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后天的經歷所造就的。夫妻間的搭配,開始并不完全和諧。但兩人一旦結合之后,就象一部轉動的機器,雙方的性格就象兩只齒輪,一個前伸,一個后屈,才能運轉自如?反之,機器就會發(fā)生故障,我們就有必要調整齒輪間的位置?當調整到合適的位置,夫妻關系也就達到了最佳點。為了尋求諧調,這個最佳點不是一次可以調整好的,有時需要幾次,甚至幾十次,才能完成夫妻間的真正諧調。從心理學上分析,丈夫對妻子的讓步,或妻子對丈夫的容忍,會給對方的心理上起一種緩解作用,一旦發(fā)怒的一方冷靜下來,他(或她)在心理上有一種負罪感,經過小小的插曲,會醞釀出一次新的甜蜜的回味。發(fā)怒的一方會向對方表示歉意,雙方的間隙就會消失。
彈性關系會導致夫妻的默契。我們常說:“知夫莫如妻”。反過來說:” 知妻莫如夫”,雙方的了解到了水乳一體的境界,那么就不存在誰對誰發(fā)脾氣的現(xiàn)象,因為彈性關系可以使妻子了解丈夫發(fā)怒的原因,她在丈夫發(fā)怒之前就有效地給予了控制,和諧美滿的家庭也就在這基礎上真正誕生了。
說到底,彈性關系也是一個人完善自己性格的一個有效方法。在人類社會中,家庭關系、社會問題、現(xiàn)實矛盾,往往需要人類用忍耐的態(tài)度去給予克服。如果做人彈性不足,精神上沒有承受能力,就會被煩惱所包圍。而人類要進取,要有所作為,很大程度上要陶冶自己性格,適應環(huán)境并且做到克制隨心所欲。在夫妻關系上如此,在其它人際關系上也是如此。
彈性性格,是人類追求文明的一種修養(yǎng)和美德。它將對未來的婚姻生活起著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并減少人類生活中的動蕩因素與不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