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孩子燙傷了!——這個時候需要你快速反應該怎么處理。近日,美國《真簡單》雜志載文,教你應對寶寶的5種意外傷害。
頭部磕碰
第一步:如果孩子意識清醒(否則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可用冰塊冷敷20分鐘,以減輕腫脹。接下來:觀察若有以下情況立即就醫(yī):瞳孔變得一大一小或?qū)鉀]有反應;嘔吐或不想吃東西;頭暈,頭痛加重或意識不清等。之后24小時內(nèi),每隔幾小時檢查一次。
禁忌:不要讓孩子長時間熟睡,應每隔4小時叫醒一次。即使感覺好轉也不要讓孩子參加體育運動。
割傷或擦傷
第一步:流血時可用干凈布直接按壓,5—10分鐘應能止血。否則應立即就醫(yī)。接下來:如果傷口中有細小異物,可以用酒精消毒過的鑷子取出異物。用溫肥皂水清洗傷口,用干凈紗布輕輕拍干,并涂抹抗生素軟膏。再貼上創(chuàng)可貼,每天更換一次。
禁忌:不要用雙氧水或酒精等殺菌劑擦拭傷口,否則會導致傷口刺痛。
流鼻血
第一步:如果孩子嘔吐、面色異常蒼白或出汗,應立即就醫(yī)。否則應讓孩子頭部稍微前傾,捏住鼻孔,保持10分鐘。接下來:如果鼻血仍然止不住,再重復10分鐘。如果仍不起作用,應立即就醫(yī)。
禁忌:不要讓孩子平躺或脖子后仰,這樣會咽下鼻血。不要將干紙巾塞入孩子鼻孔,否則取出紙巾時,創(chuàng)傷處又會被弄破,再次出血。應該用蘸有止血滴鼻劑的濕紗布塞鼻孔。
燒燙傷
第一步:用涼水沖患處幾分鐘,然后用干凈毛巾輕輕拍干。接下來:可用冰塊冷敷緩解疼痛,再用創(chuàng)可貼或消毒紗布覆蓋患處。另外,可讓孩子服用兒童布洛芬。如果灼傷處起水泡或有滲液,或者紅腫疼痛持續(xù)幾小時,則應看醫(yī)生。
禁忌:不要使用新孢霉素(Neosporin)等藥膏,否則會導致熱量難以散發(fā),加重灼傷病情。不要相信土方涂抹黃油等,否則易導致細菌感染。
手指或腳趾壓傷
第一步:如果手指或腳趾變形、指甲翹起、或指甲下出血,應立即就醫(yī)。冷敷緩解腫脹。如果傷口出血,用肥皂水清洗后,貼上創(chuàng)可貼。接下來:之后72小時,如果發(fā)生疼痛、紅腫加重、傷口出水或發(fā)燒,意味著出現(xiàn)感染,應立即就醫(yī)。
禁忌:不要試圖自己動手將骨折手指或腳趾弄直。此類處理只有專業(yè)醫(yī)生才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