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多的孩子對性別差異的認識很直觀:女孩長發(fā),男孩短發(fā);女孩穿裙子,男孩穿褲子。而4~5歲的孩子已經(jīng)能清楚地分辨男女,即使女孩穿上男孩的衣服,女孩還是女孩。如果他問你一些關于性別方面的問題,你可不要吃驚。只管簡潔地、坦率地、科學地回答他就行了。
自我意識是人類自身認識自己的第一步心理過程。經(jīng)過心理上的自我意識的發(fā)育,嬰兒才能把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物相互區(qū)別開來。本文帶你了解什么是自我意識,跟隨自我意識的發(fā)展歷程,用不同的方法,幫助寶寶認識自我。
小強盜的故事寶嘟兒媽最近又在犯愁,寶嘟兒成了"小強盜"。在院子里玩耍的時候,喜歡上了別的小朋友的小自行車,愛不釋手,嘴里嘟嘟著把人家從車上趕下來,自己騎著玩?zhèn)沒完。開始的時候,寶嘟兒媽并沒在意,以為孩子喜歡小車,那我們自己買一輛就是?墒切萝囐I來了,款式和品牌都是一流的,結(jié)果寶嘟兒到了院子里,照搶不誤,自己小車無論如何也比不上其他小朋友的小車,寶嘟兒媽郁悶了,這孩子怎么"總是搶來的飯香"呢?
讓寶嘟兒變成"小強盜"的不是小朋友的小自行車,也不是寶嘟兒的"怪脾氣",而是寶嘟兒的自我意識。一歲到兩歲的寶寶自我意識正在覺醒,他們覺得"我的就是我的",無法區(qū)分自己和環(huán)境,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別人的也是我的。聽起來像個小強盜的邏輯。
寶寶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階段所謂自我意識,是意識的一個方面,即關于作為主體的自我的意識,特別是關于人我關系的意識。認識自己,把自己作為主體從客體中區(qū)別出來,這是人的個性特征的重要標志之一,同時,這也是人類意識區(qū)別于動物心理的重要標志之一。
寶寶自我意識經(jīng)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
母嬰共生(3~4個月)胎兒在媽媽的肚子里的時候不用感受外界的不適刺激(如肚子餓了,尿布濕了),這是一個非常安全、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而當寶寶呱呱墜地,人生的第一個"創(chuàng)傷"也便開始了--寶寶誕生到了一個客觀真實的世界里。但此時寶寶會以為自己和媽媽仍然是一體的,他不知道自己和媽媽的區(qū)別,也不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區(qū)別?腕w關系心理學家稱之為"共生",寶寶分不清哪個是媽媽,哪個是自己。有一天,寶寶會發(fā)現(xiàn),也許媽媽和自己是不一樣的。
隨著寶寶的一天天長大,他們注意到,原來媽媽并不是無時無刻的存在著的。尿布濕了、肚子餓了,如果媽媽不在身邊,無論怎么哭鬧,好像事情都沒有改變,原來我和媽媽不完全是一樣的啊!有時候,寶寶既沒有尿褲子,也不餓肚子,但他就是哇哇的哭。其實,這是他在試探和探索。有趣的是,1歲左右的寶寶通常會非常喜歡碰觸外界的一切東西,因為他很想感受觸摸自己和觸摸別的什么東西有什么區(qū)別。心理學家把這個階段成為"物-我知覺分化"階段。
鏡像視覺認知(1~2歲)1~2歲時,雖然寶寶知道有和自己不一樣的人或物存在著,但他還是不能確定自己究竟是誰。寶寶的自我意識改變通常是隨著發(fā)音的進步而進行的[i],例如"我"和"我的"這些詞匯。他們使用這些詞匯和自己的名字還不大靈光,1歲剛出頭的寶寶對別人呼喚他的名字能做出反應;到了1歲半的時候,他已經(jīng)能理解自己有名字這回事,同時,他知道名字是屬于他的東西。
有心理學家做過鏡像認知實驗[ii]。1歲多一點的寶寶看到鏡子里的自己,通常只能明白鏡中的自己好像和自己有點關系,但大概不是真的;快2歲的寶寶則大多能知道鏡子照出了自己的模樣。
這個時期的孩子最粘人。他們希望媽媽總在自己的身邊,有什么要求的話,媽媽很快就能回應他,不過,如果媽媽不回應的話,他也會漸漸習慣的。
矛盾中的自我意識萌發(fā)(2~3歲)2~3歲階段的孩子經(jīng)常會說不,這是他自我意識的萌芽。因為他相信自己什么都能做,所以他什么都想親自嘗試?墒,事實上許多事他不能做,當事實和自己的想法出現(xiàn)差距時,孩子的內(nèi)心會出現(xiàn)矛盾,所以,這個時候他發(fā)點小脾氣也是可以諒解的。
在這一時期,寶寶對自我的了解和描述也發(fā)生了改變,心理學家發(fā)現(xiàn):2歲寶寶的自我描述更多的圍繞于一些事實性的基本自我特征,比如他們會說"我是女孩/男孩""我是小孩"等,這些自我描述內(nèi)容的獲得無疑都是爸爸媽媽的強化中獲得的,比如我們常常會聽到媽媽驕傲地在眾人面前讓寶寶"告訴大家你幾歲了",當寶寶發(fā)出類似數(shù)字的詞語時,就會得到媽媽和大家的唏噓贊嘆。
當寶寶長到3歲后,他們的自我描述里常常會出現(xiàn)對自己所處事實的簡單描述、自己所有物或喜歡的東西等等,盡管這些描述并不總是正確的。這一時期的表述常常圍繞在實物、方位指代等,但他們這些思考大多是不系統(tǒng)或不合邏輯的,他們總是從自我出發(fā)來考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