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父母會認為聽話的孩子就是孩子,但是歐美的父母卻會教給孩子怎樣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會說不。在不同的管教之下,會塑造出不一樣的孩子,所以正確的管教就變得很重要,很多問題是需要父母注意的。
1、言行不一致
說到卻做不到,這樣言行不一致會讓孩子變成投機主義者。因為他們知道他們能夠逃脫懲罰,他們也就會試圖竭盡所能的做到這一點。
2、保護和溺愛
有些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可以說是大包大攬,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動手,甚至將子女的活動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之內。這種過分的保護會嚴重干擾孩子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導致孩子缺乏獨立的生活能力,從而使社交變得困難,缺少應有的自信。
3、小看和責備
還有的父母總是主觀否定孩子的說話和行動,喜歡拿別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作比較。長久以來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積極性,孩子的上進心也會被盲目扼殺,而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也會被無情地摧毀。
4、過于民主
有的時候過于民主并不是一件好事,有些父母不管大事小都習慣寄托于對孩子曉之以理,結果卻導致孩子被慣壞了。孩子在缺乏足夠的經驗和判斷能力的時候,在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就會需要依賴父母的指導,過于民主就會導致孩子為所欲為。
5、濫用獎罰手段
孩子的是非判斷能力是非常缺乏的,為了幫助孩子明辨是非,父母就應該在平時就養(yǎng)成獎懲分明的制度。孩子一旦犯了錯誤,適當的懲罰是必須的。
很多事實都證明孩子其實是可以學會懂事的,但是這個過程卻是非常漫長,也是需要采取一定方式和方法的。這就必須需要父母們能夠做到未雨綢繆,在教育的過程中也要堅持,并且隨時都保持頭腦冷靜,要有充分的耐心,將孩子從調皮搗蛋的階段慢慢過渡到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