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的好朋友搬家了,好不容易有這個好朋友的寶寶,該怎樣笑著說再見?
現(xiàn)在都是獨生子女,孩子的成長始終伴隨著某種孤獨,能找到心靈相契的小伙伴很不容易,這使得孩子對“童年的朋友”的情感依賴大大增強。一旦因為父母的工作、自己的上學,乃至全家的移民,或者本來很好的玩伴,要舉家搬遷,必須要面對與好朋友分開的現(xiàn)實,孩子需要開始結交新的小伙伴,也念念不忘曾經(jīng)的小伙伴。怎樣對孩子的“不忍分離”表示理解?又怎樣讓孩子破涕為笑,樂觀地揮手說“再見”,這里面,有許多技巧可以學習。
5歲以下寶寶如何說再見
贈送會生長的“分手禮物 36歲,律師
“彬彬要隨爸媽去廣州了,他和我家兒子是襁褓時期的伙伴,4年多沒有分開過,臨走,我和兒子去買了‘魔豆匣子’送給他,這是一個小木箱,箱里有營養(yǎng)土,將刻有‘天天有笑臉’五個字的魔豆種進去,魔豆會發(fā)芽、生葉、變成細長的藤蔓。兒子對彬彬說,‘看到魔豆長出來,就像看到我的笑臉。’兩個孩子很快忘了傷心,一起在那兒討論魔豆秧會長多長,要不要給它搭架子,魔豆秧還會不會結新魔豆等等。兒子還讓彬彬媽媽幫忙,給魔豆秧拍照,從網(wǎng)上傳給他看……帶著對魔豆的憧憬告別后,兒子突然問我:魔豆秧到了秋天會變黃,會落葉嗎?我思忖了一會兒,老實告訴他說:‘會。不過到那時,彬彬找到了新朋友,你也會有新朋友。’兒子不作聲,也許,關于分離對他小小心靈帶來的沖擊,也要靠他去慢慢領會和承受吧。”
讓他們?nèi)?ldquo;秘密花園”話別 31歲,大堂經(jīng)理
“當你的孩子希望有一個空間與小朋友話別時,給他們這個空間,讓他們?nèi)ケь^痛哭,讓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去宣泄一番,是對他們的最好撫慰。當女兒鄭重其事地跟我說,她在搬家前要跟蒙蒙‘談一談’,我說,好的,你去告別吧,給你半小時。兩個小女孩就跑到小區(qū)的菱花池邊,坐在那里用餅干和饅頭喂魚。那個菱花池是她們的‘秘密花園’,是女兒和蒙蒙分享一切話題的地方。喂了一會兒魚,女兒的情緒好多了,回來時對我說,她告訴蒙蒙我們的新家附近有護城河,‘可以撈很多很多魚蟲’,所以,她邀請蒙蒙‘十一’放長假的時候再來菱花池邊與她一起喂魚,‘我會帶很多很多魚蟲回來。’我和丈夫都驚訝這么小的孩子能用‘預訂重逢的計劃’來稀釋分離的壓力,看來,當她一本正經(jīng)地說,要跟蒙蒙談一談,我們沒去打擾她們,只是坐在遠處保護她們的安全,是對的。”
留下我的笑臉伴隨你 33歲,瑜伽教練
“女兒喜歡涂鴉,臨搬家前,她一直在畫畫,畫了很多張畫,都是一個羊角辮女孩與不同的男孩、女孩頭靠頭地靠在一起笑。蠟筆畫出來的畫非常稚嫩,但看得出那是女兒與伙伴們的笑臉。女兒說,只有在畫笑臉的時候她才忘了傷心。她還指著畫上的小孩對我說,這是梅梅,這是小瑩,這是胖胖。她要我陪著她去把畫送給小伙伴們,順便對他們說再見。我們準備了很多小鏡框,一些鏡框里裝上女兒的藝術照,另一些裝上女兒的畫,一家一家去送。第二天,我們要走的時候,小瑩和媽媽跑來,回送女兒一幅用玉米和紅豆粘貼的畫,畫上正是小瑩與女兒頭靠頭的笑臉。這幅畫現(xiàn)在還掛在我們新家的兒童房里,掛在女兒的床頭,我相信這給了剛剛搬到這里的她以很大的安慰。”
送給你,你我最喜歡的玩具 30歲,時尚買手
“離開上海前,兒子說要把他最心愛的古董老爺車模型,送給他最好的伙伴鑫鑫,那個老爺車模型是姑姑從美國帶回來的,是兒子的寶貝,從前,因為鑫鑫想借回家一天玩玩,兒子不肯,兩人還鬧了矛盾。我問兒子怎么舍得把最心愛的東西送人,他說,只有這樣,朋友才不會把他忘記。兒子把他最寶貝的玩具通通拿出來,一一分配給最想要的小伙伴。我們?yōu)檫@些玩具最后清洗保養(yǎng)了一次,替兒子開了個‘贈送party’。小伙伴們回送兒子很多有趣的玩具,有搪膠玩具,有毛絨玩具,還有布偶玩具,孩子們一個個與兒子擁抱,喊他‘monkey’,祝他一路順風。這樣的場面,讓我們大人都深受感動。要知道,在此之前,喊兒子他的綽號‘monkey’他還會生氣呢,而現(xiàn)在,當分別來臨,這綽號也成了最溫馨的回憶。”
5歲以上寶寶如何說再見
送一個心愿瓶給你 37歲,IT工程師
“璐璐隨父母去重慶安家的時候,送了我女兒一個水晶心愿瓶,和一些彩色心愿紙,她還會教我女兒用這些彩色紙條折疊‘心愿星’和‘心愿彩鶴’。小姑娘一本正經(jīng)地說:‘要是你有什么想對我說的話,可以打電話,也可以寫在這些心愿紙上,折成星星和紙鶴放在瓶子里,這樣你的心愿就可以實現(xiàn)。’璐璐走后,女兒一直在不停地折啊折啊,水晶小瓶子都快被星星和紙鶴填滿了,我偷看過她的幾張紙條,上面寫著,‘今天我去吃了哈根達斯,璐璐你要在就好了,我盼著分你一半吃。’‘璐璐,我學會了游泳,游泳過去看你行嗎?’‘媽媽出差去昆明,我希望她能去重慶,把心愿瓶帶給你看。’心愿瓶實在是一個宣泄分離后思念情緒的好載體,大約過了大半年,女兒又交了好朋友后,她往心愿瓶里放紙條的速度才慢下來。我這才放心——她終于度過了與朋友分離的惶恐期。”
不能成為伙伴,就成為博友 35歲,公關經(jīng)理
“要是你們想我了,就到我的博客上來給我留言啊!”一年前,兒子最鐵的朋友趙小初全家移民加拿大了,大一班的小朋友集體給他開歡送會,趙小初就說,他已經(jīng)讓爸爸幫忙建了一個“功夫小子趙小初”的博,‘到了加拿大,我會把我的新照片放上去,把我的畫畫、作文放上去,把我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你們要告訴我,你們都上了什么小學,武術學得怎樣,又學了什么新本事哦!’兒子聽了,大受啟發(fā),回來吵著也讓我?guī)退艘粋博,又是貼照片又是寫寶寶日記的,馬上鏈接到趙小初的博上去,F(xiàn)在,兩個‘功夫小子’都學會了打字,經(jīng)常在博客上留言見面,簡直鐵得一塌糊涂,早沒了遠隔重洋的生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