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7個月時,多是匍匐爬行,以腹部蠕動,四肢不規(guī)則地劃動,往往不是向前,而是向后退,或者在原地轉動;到8、9個月時發(fā)展為四肢爬行,用手和膝蓋爬行;最后發(fā)展為兩臂和兩腳都伸直,用手和腳爬行。
有些父母以為爬行是孩子自然而然的事情,不注意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早點學爬和讓孩子多爬,這是因為他們不了解爬行對孩子身心發(fā)育的好處。
那么,讓孩子多爬有那些好處呢?首先,爬行時嬰兒必須頭、頸抬起來,胸腹離地,用四肢支撐身體的重量,這就使手、腳、胸、腹、背、手臂和腿的肌肉得到鍛煉而逐步發(fā)達起來,為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礎;另外,寶寶學會爬行以后,擴大了視野和接觸范圍,通過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刺激大腦,促進各方面的協調,對大腦的發(fā)育和智力的開發(fā)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爬行,還能提高嬰兒的新陳代謝水平,有助于身體的生長發(fā)育。爬行,對嬰兒來說可謂是一項劇烈的運動,能量消耗較大,這種活動與坐著相比能量消耗要多1倍,比躺著要多2倍。由于身體能量消耗增多,寶寶就吃得多,睡得香,身體也長得快和結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