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寶寶的飲食是頭等大事,除了初乳,到底需不需要喂別的東西?
很多人在奶瓶喂養(yǎng)的文化中長大,實際上,新出生的寶寶根本不需要喂任何的水、配方奶和各種液體或流食。
很多父母擔心餓到寶寶,實際上剛出生的寶寶的胃只有豌豆大小,科學的量是每次喂母乳5ml,每天十次,寶寶一天的飯量是50ml?墒,很多媽媽擔心第一天沒有奶,會餓到寶寶。實際上,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寶寶和媽媽早早的肌膚接觸。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很多剛生產(chǎn)完的媽媽躺在床上,寶寶被裹在襁褓里,在遠遠的嬰兒車上。這時候,寶寶因為太冷,體溫低,較低的血糖水平,激動的狀態(tài),較差的睡眠,以及光亮,嘈雜的環(huán)境導致不停地哭泣。
新手爸媽最應該做的是,讓寶寶與媽媽肌膚接觸,并開始讓寶寶吸吮乳頭,不要以為沒有乳汁,實際上乳房開始分泌少量的初乳,這些初乳,在寶寶的吸吮過程中會分泌得越來越多。我看到是更多的父母給寶寶灌進去很多奶粉或者水。
這樣的作法一下子失去了寶寶刺激母乳分泌的最佳機會,這時候,雖然寶寶不再哭鬧,從長遠來說,乳房已經(jīng)失去了最寶貴的泌乳刺激,今后的產(chǎn)奶量也相對減少。
我們都知道,在奶粉還沒有如此豐盛的時候,人類繁衍了數(shù)百萬年,人口越來越多,而不是減少。這樣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奶粉真的沒有那么重要,寶寶在早期沒有奶粉的情況下,是可以活下來的,更會健康地成長。
剛生完寶寶真的需要開奶催奶嗎?乳房里的乳汁到底是存著好,還是排空好?
首先明確一個理念,每一個媽媽都有能力喂飽一個嬰兒。但更多的媽媽們沒有信心,更不了解乳汁的產(chǎn)量從哪里來,產(chǎn)奶量怎么算,什么樣的奶量才算標準?難道,乳汁真的越多越好嗎?身邊很多的寶媽非常遺憾地告訴我,因為自己幾乎沒奶,或者奶少,早早地斷奶了!
判斷奶少的標準,顯而易見就是發(fā)現(xiàn)寶寶不停地哭,或者寶寶不停地吸吮乳房,吸吮的時間還很長。那么,新生的寶寶吃幾次才算正常,吃多長時間才算可以呢?寶媽一邊頻繁哺乳,一邊擔心乳汁不夠多,更多的媽媽開始攢奶。實際上,奶牛可以有儲奶袋,這樣生產(chǎn)的牛奶可以在儲奶袋里積攢下來。而人類需要直立行走,如果前胸掛著兩個大大的儲奶袋,顯然不行,所以,在進化過程中,已經(jīng)沒有儲存乳汁的地方,只有一個小小的綠豆大小的乳竇,且已失去儲存乳汁的功能。
乳汁不是攢出來的,而是排出來的。你排出乳汁的量,決定著你生產(chǎn)乳汁的量,排出的乳汁越多,今后生產(chǎn)乳汁的量越大。乳汁是一邊排出一邊生產(chǎn)的。
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需要每天>8—12次的哺乳,每次寶寶可以吃5分鐘—55分鐘不等,很多媽媽覺得這樣頻繁一定是自己奶少,這是正常寶寶的需求,不要懷疑自己,更不要懷疑寶寶。如果寶寶大聲地嚎叫、哭泣,一定不是餓的厲害的原因,試想餓的寶寶哪里來的力氣大聲地哭,實際上寶寶的哭泣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尋求媽媽的懷抱或者媽媽的味道,需要精神撫慰。
開奶和催奶是最近出現(xiàn)的名詞,實際上最好的開奶師,催奶師是寶寶,有什么比寶寶小嘴的吸吮對媽媽的乳房刺激更大的方法呢?另一個陌生女人的手?一定不是這樣的,這也違背了動物本能和大自然的規(guī)律。懷抱里,溫暖的寶寶,聞到寶寶特有的氣味,肌膚的接觸,以及小嘴的吸吮,刺激了母愛,會讓大腦的泌乳素很快分泌出來,寶寶也會吃到香甜的乳汁,這個過程除了寶寶,誰也不能替代。
媽媽們的焦慮、抑郁,以及被別人的種種懷疑。“你的寶寶還餓嗎?為什么總是哭?”“你肯定奶水少!”“你已經(jīng)沒奶了,趕緊喂奶粉,喝下奶湯!”
剛才我們談到剛出生的寶寶一次只需要喝5ml的奶就足夠了,可是一些爸爸一次喂了30ml奶粉,還高興地說,你看多能吃!殊不知,這些奶粉不但阻斷了刺激母乳分泌,還讓寶寶不認乳頭,更造成媽媽的乳汁排不出來,脹疼難忍。
那為何一喂寶寶,他就會不鬧了,而且啥時候喂啥時候就吃呢?實際上,寶寶的吸吮是條件反射,更多的時候?qū)殞毺幱诳谟,他用嘴巴來感受世界,并感受溫暖的撫慰。就像安撫奶嘴一樣,沒有奶,寶寶也不會哭鬧。他的情感得到安撫,就會安靜下來。寶寶一哭就是因為餓,這是父母單方面的理解,而不是專家的解讀,也并不科學。更有甚者,爸爸不停地喂寶寶,為了防止寶寶哭,造成寶寶胃擴張,而去洗胃!
媽媽哺乳的信心來自哪里?除了對寶寶的愛,還有對自己乳汁成分的深信不疑,以及能夠熬過去乳頭的疼痛、皸裂以及乳腺炎的痛苦。很多媽媽面臨這些困難,因不知怎么辦,而敗下陣來,停止了哺乳。
喂奶的信號:當寶寶吭哧吭哧地想要出聲,不停扭頭尋找,用嘴啃手或者襁褓的布時,這是寶寶需要吃奶的信號,這時候是抱起寶寶吃奶的最佳時機。不要等到寶寶大聲地哭才抱起來吃奶,這時候因為著急哭泣會讓寶寶吃進空氣,并容易嗆奶。
正確的哺乳姿勢:正確的哺乳姿勢,不但媽媽感覺到舒服,寶寶也很舒服,這樣舒服的姿勢,可以讓更多的女性減少乳頭皸裂、乳腺炎發(fā)生的機會。幾乎90%的乳頭皸裂的原因是哺乳姿勢不對造成的,而90%的乳腺炎是因為乳頭皸裂造成的。
寶寶含乳頭的方法一定不是只咬住乳頭的尖部。很多的媽媽說,她的乳頭表面的皮膚破了是被寶寶咬掉的。讓我們做個實驗,就算有牙的成人也做不到只咬到一點點表皮。那么,乳頭破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這是因為乳頭在寶寶的嘴里沒有懸空,摩擦寶寶口腔里的硬腭造成的。
處理乳頭的問題:乳頭一旦有個白點,或者有皸裂,這時候,需要給一些康復新液、乳頭膏、蛋黃油或者母親的乳汁涂在上面,傷口會3-5天左右愈合。同時,用乳頭保護罩來哺乳,等愈合后,一定調(diào)整哺乳姿勢,防止乳頭皸裂再次發(fā)生。
世俗的觀念,年輕父母的經(jīng)驗不足,以及沒有科學的哺乳理念,造成如今6個月內(nèi)母乳喂養(yǎng)率不到3成的原因。哺乳動物的喂奶模式,大同小異,都是一個最自然的過程,人為施加的干擾越少,哺乳越順利,如果遇到問題,千萬不要懷疑母親的乳汁,它一定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我們錯誤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