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掘方案:為什么媽媽不能對奇奇的熱愛勞動耐心些呢?有很多父母都在抱怨孩子太懶,什么家務都不會做,那么孩子表現(xiàn)出勞動的主觀能動性后,媽媽為什么要粗暴對待呢?不妨給寶寶制造一些玩家務的機會吧,表揚他的進步而不是專門挑他的不足,你要知道4歲的孩子拿著比他個子還高的掃帚掃地是一件吃力的事。他的樣子雖然笨拙,但是也不失可愛,只要你肯靜下心來認真欣賞就會這么發(fā)現(xiàn)。寶寶的勞動智能只有在你的引導和耐心下慢慢養(yǎng)成。
潛能七:觀察力
搗蛋表現(xiàn):女孩一蘇的記憶力和觀察力非常好,她常常會發(fā)現(xiàn)大人說話的漏洞,以糾正大人的口誤為樂。久而久之她就養(yǎng)成了小大人的脾氣,不分場合發(fā)表言論,家里人都認為一蘇聰明而乖乖接受她的教導?缮洗我惶K和媽媽遇上媽媽單位的領導,一蘇糾正了領導那半吊子普通話半天,最后領導尷尬離開,媽媽也尷尬萬分,誰讓自己的孩子太較真,越想越氣,她回去把一蘇狠狠地數落了一頓,并警告說以后在家也不準當大嘴巴,否則打PP,一蘇委屈地大哭一場。
發(fā)掘方案:孩子的世界很單純,她并不知道如何對外人察言觀色,這個尷尬其實也是你自己造成的——平時的不作為。如果轉念想想就應該表揚她的細心觀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她的監(jiān)督,也給生活增加了不少樂趣,同時可以使成人注意自己的言行規(guī)范,從本質上說,這是件好事。當然,大人在平時生活中掌握好挑刺的度,有些尷尬就可以避免。畢竟大家見多了小迷糊寶寶,這樣心肝靈清的寶寶很討人喜歡。所以不要因為我們自己的尷尬而呵斥寶寶,從而使寶寶失去觀察智能的鍛煉。
孩子在發(fā)展過程中會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因生活經驗和各類常識知識的不足而產生看似出格的行為,這其實很考驗家長的耐心和智慧。孩子終究是孩子,蹲下來用孩子的視角去看看他們的世界,也許每個孩子都是他故事中的主角,請不要錯過每一個讓孩子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