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關(guān)于腹瀉和嘔吐:
腹瀉和嘔吐是兒科最常見的消化道癥狀,病因主要有有細菌感染,病毒性腹瀉,食物消化不良,藥物副作用等,病毒性感冒有時會合并腹瀉,腹瀉的診斷相對比較簡單,大便化驗非常重要,很多時候比孩子的體檢跟重要,門診時最好有大便標本,血常規(guī)絕大多數(shù)正常,只有菌痢和其他少數(shù)細菌性腹瀉會有白細胞升高。
排除細菌性腹瀉,可以不用抗菌素,但是很多病毒性腹瀉的大便常規(guī)也會有少量白細胞,這時比較難排除細菌感染,醫(yī)生一般會建議用點抗菌素,現(xiàn)在用的比較多的是頭孢二代(?虅诘龋┖蛻c大霉素藥水口服,慶大霉素效果不錯,但本身副作用相對較大,尤其是耳毒性,其敏感性主要和體質(zhì)有關(guān)(當然,發(fā)生率極。,和劑量無關(guān)。
以前認為,口服慶大霉素藥水不會吸收入血,是安全的。但是,近來也有學者認為,在腸道粘膜受損傷的情況下,慶大霉素藥水也可能吸收入血,個人認為首選不用慶大霉素,效果不好才考慮。
頭孢二代對大多數(shù)細菌性腹瀉有效,但少數(shù)效果不好,頭孢三代對腹瀉的效果要好的多,副作用更小,目前市面上有頭孢他美酯,頭孢克肟,頭孢地尼,第四代頭孢效果更好,如:頭孢吡肟,頭孢泊肟酯。
腹瀉最危險的是脫水和電解質(zhì)紊亂(非常嚴重了),所以補充水分最重要(最好加點鹽),水不肯喝,喝點碳酸飲料也是很好的,應用口腹補液鹽(ORS)需注意:加水量必須比說明書中成人的要求增加一半,如:成人要求加水500ml,嬰兒須加水750 ml。
判斷是否有脫水,家長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觀察小便的情況,如果小便情況基本正常,肯定沒有脫水,如果半天沒有小便就要考慮去醫(yī)院了。
止瀉藥現(xiàn)在最常用的是蒙脫石(思密達等),它在腸道不吸收的,所以很安全,輕度腹瀉用后可能會有輕度便秘。但是,也經(jīng)常碰到嚴重腹瀉的孩子用了效果很差,個人經(jīng)驗可以加大劑量,超出說明書的一倍也沒有問題。
會吞藥的孩子有點黃連素也很有效,既抗菌又止瀉。腹瀉孩子的飲食應該忌油膩,但是吃奶的孩子,不要停奶。
很多家長會覺得喂藥特別難,經(jīng)常被孩子吐掉,可以試試備一個10,20毫升的注射器,把藥水抽到里面,慢慢打到孩子嘴里,我自己沒試過,有些家長說效果不錯。
嘔吐還有要注意的是,可能是其他疾病的表現(xiàn),如腦炎,腦膜炎,要注意精神狀態(tài)。另外嘔吐后很短時間內(nèi)查血常規(guī),很多會造成白細胞偏高,其臨床意義大打折扣。最好嘔吐后4-6小時后再查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