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精彩的一種胎教方法。一對普通的美國夫婦培養(yǎng)了四個天才兒童:大女兒5歲時,便從幼兒園一下子升到高中一年級,10歲便成為當時全美最年輕的大學生,其他三個女兒也同樣...
我們有四個孩子,大女兒蘇珊,二女兒斯蒂茜,三女兒斯蒂芬妮和小女兒吉安娜。這四個孩子的智商都在160以上。通常智商達到140即被認為是"天才",因而她們都無一例外地被列入占全美5%的高智商者的行列。
蘇珊出生后兩個星期就能講單詞,第三個月就能講句子,1歲6個月的時候,就能讀高中的教科書。我們從小就不把她當成什么也不懂的嬰兒而對她講那些嬰兒語言,總是像對成人一樣對她講話,而她也完全能理解我們所講的內(nèi)容。5歲時,她接受了加利福尼亞SOI的邁阿里o彌克博士主持的智力測試,智商達到170以上,閱讀力、運算力、理解力、記憶力、判斷力、表達力都在標準以上。此外,她在情緒方面的各種測驗成績也很優(yōu)秀。
這樣,蘇珊從幼兒園一下子就升到了初級學校的九年級(相當于日本高中一年級)。10歲時,她接受了SAT大學的入學資格考試,取得了接近最高分690分的成績,成為全美最年輕的大學生。14歲便獲得學士學位,16歲時已是芝加哥伊利諾斯大學醫(yī)學院二年級的學生了。
蘇珊下面的三個妹妹,也都是在出生后兩至三個星期開始講話的,也具有和姐姐相似的能力。蘇珊16歲時,13歲的斯蒂茜在芝加哥的曼達雷茵大學讀二年級,11歲的斯蒂芬妮上高中三年級,最小的吉安娜9歲,也上初中三年級了。
對此,美國權(quán)威組織"MESA"的心理學家阿彼o撒魯妮女士曾這樣評論道:"四個天才兒童都誕生在一個家庭,這樣的例子是極少的,其概率要用天文數(shù)字來表示。"也就是說,四個孩子都是天才兒童這種情況,用遺傳來解釋是根本不可能的。我是日本人,丈夫約瑟夫是美國人,我們祖輩中不曾出現(xiàn)過偉人,我們夫婦倆也是很平凡的人。我們都是在普通的家庭里成長起來的,受的是一般教育,過的是極平常的生活。
我于1945年出生在日本琦玉縣,畢業(yè)于一所極普通的學校--日本東洋短期大學英文專業(yè),之后只教過英語初級會話;丈夫約瑟夫高中畢業(yè),也只是從事機械工作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我們的智商都在120左右。因此,我認為以上奇跡是孩子在胎內(nèi)時就被施加了某種因素,即進行胎教的結(jié)果。現(xiàn)在僅以蘇珊的發(fā)育標準為例同一般幼兒相比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胎教所取得的驚人成果。
其實,關(guān)于胎教的想法并非始于今日,早在一兩千年以前,許多國家都有過胎教方面的論述,只是我們沒有留意,或是根本無視這些說法罷了。
如中國儒學典籍之一的《小學》中就有這樣的記載:"婦人妊子,寢不側(cè),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于邪色,耳不聽于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其才過人。"上述說法是從道德方面告誡孕婦應(yīng)該怎樣生活,同時教育孕婦在妊娠中要努力進行精神修養(yǎng),讓每一天都過得安穩(wěn)和充實,特別是從"目不視于邪色,耳不聽于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這一部分,我好像看到我自己堅持的胎教精髓了。
我還記得在日本的時候,曾從祖母那里聽到過一些有關(guān)胎教的古老傳說。比如說"看到著火了,就會生有紅痣的孩子","伸手去高處取東西,臍帶就會纏在胎兒的脖子上","打掃廁所就能生干凈的孩子"等等。
我在開始對胎教有所認識并付諸實踐的過程中,領(lǐng)會到古老傳說中其實蘊含著許多有益的暗示:當孩子還在母腹中的時候,做母親的無論在精神方面、健康方面抑或平時行動方面都必須特別注意,因為母親生活中的任何行為都將給孩子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