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胎教已漸漸受到社會重視,音樂胎教、語言胎教、撫摸胎教、飲食胎教、優(yōu)境胎教等也漸漸被人們認識和運用.這些胎教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包含了審美的因素,有美的內容和形式.
在我國古代,早有胎教之說.相傳孟子之母親曾說過:"吾懷孕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在、?源經訓詁?里有"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亂言,不食邪味,常行忠孝友愛、茲良之事,則生子聰明,才智德賢過人也."傳說中的后稷母親姜源氏懷孕后,十分注重胎教,在整個懷孕期間保持著"性情恬靜,為人和善,喜好稼墻,常涉足郊野,觀賞植物,細聽蟲鳴,邇云遐思,背風而倚."因此出生后的后稷成為我國農業(yè)上最有成就的始祖.
據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盧姆對千余兒童多年的研究,最后得出的結論是:人的智力的獲得,50%在4歲以前,余下的30%是在4--8歲之間獲得的,另20%是在8歲以后完成的.4歲以前完成50%,應該包括胎教在內.現代科學的發(fā)展,證明在妊娠期間對胎兒反復良性刺激,可以促進人類智商的提高是至關重要的。
寶寶的胎教有多好
如果在媽媽腹中受過胎教,寶寶出生后會:
1.好帶 不愛哭
由于受過胎教的寶寶感音能力較好,每當聽到母親說話聲、腳步聲或擺弄食具的響聲就能停哭。若在睡前播放胎教音樂或母親哼唱催眠曲,嬰兒就能很快入睡,容易養(yǎng)成規(guī)律的晝夜生活規(guī)律,使父母得到較充分休息。
而-些未經過胎教的嬰兒經?摁[難哄,夜間哭鬧頻繁。經常愛哭的嬰兒常常性格古怪,不聽勸說,上學后常常是過于愛動和不守紀律的學生。
2.較早與人交往
受過胎教的寶寶出生后2天-3天就會用小嘴張合同大人"對話",模仿大人吐舌、咂舌、張口等面部表情,能自已找到乳頭,較早學會逗笑,兩個多月就認識父母(未受過胎教的嬰兒一般要滿3個月后才認識父母),3個月會做藏貓貓的游戲(未受過胎教的嬰兒-般要到4個月一5個月才會),3個多月就能聽懂自已的名字(未受過胎教的嬰兒一般要到6個月~7個月才行)。
3.較早學會發(fā)音
受過胎教的嬰兒滿月之前會發(fā)出除啼哭以外的發(fā)聲,兩個月會發(fā)幾個元音,4個月會發(fā)幾個輔音,5個月-6個月發(fā)出的聲音可以表達一定的意思,使母親明白寶寶是餓了還是要大小便,使母親照料起來更方便。
4.較早理解語言
胎教使嬰兒較早理解語言和較早學會同人交往,會用姿勢表示愿望,較早理解別人的表情,會"察顏觀色",顯得特別靈活可愛。
5.較早學會口頭表達
總之,胎教能提高視聽分辨能力,受過胎教的孩子認字、聽課、唱歌、游戲與人交往等能力均較強,胎教可以全面開發(fā)孩子的智能。
但是注意:如果受過胎教的嬰兒出生后不繼續(xù)給以發(fā)音和認物訓練,胎教的影響在6~7個月時會消失。
準爸爸如何參與胎教
在妻子懷孕時,丈夫應與妻子一道對小寶寶進行胎教。最簡單的方法是堅持每天對子宮內的胎兒講話。聲學研究表明,胎兒在子宮內最適宜聽中、低頻調的聲音。而男性的說話聲音正是以中、低頻調為主。因此,父親堅持每天對子宮內的胎兒講話,讓胎兒熟悉父親的聲音,這種方法能夠喚起胎兒最積極的反應,有益于胎兒出生后的智力及情緒穩(wěn)定。盡情地說吧!因為人的大腦一生(包括胎兒時期),可以儲存1000萬億個信息單位。
研究發(fā)現,沒有經過胎教的新生兒,對不熟悉的女性逗樂也會表現出微笑,而父親逗樂則反而會哭。這正是孩子從胎兒期到出生后的一段時間里,對男性的聲音不熟悉所造成的。為了消除孩子對男性包括對父親的不信任感,妊娠5個月后父親應對胎兒講話。應用平靜的語調開始,隨著對話內容的展開再逐漸提高聲音。
父親在開始和結束對胎兒講話的時候,都應該常規(guī)地用撫慰及能夠促使胎兒形成自我意識的語言對胎兒講話。
開場白可以是這樣:“寶貝(或者叫乳名),我是你的爸爸,我叫xxx,我會天天和你講話,我會告訴你外界一切美好的事情。”父親應將每天講授的話題構思好,最好在當天的“胎教日記”中擬定一篇小小的講話稿,稿子的內容可以是一首純真的兒歌、一首內容淺顯的古詩、一段優(yōu)美動人的小故事,也可以談自己的工作及對周圍事物的認識,以刻畫人間的真、善、美。用詩一般的語言,童話一般的意境。還可以是生活中的理想等等。如此集思廣益、博采眾長的教學內容,定能智慧兩代人。對話結束時,要對胎兒給予鼓勵:“寶貝學習很認真,你是一個聰明的孩子,但愿我對你講授的一切都能對你將來的人生有用。好吧,今天就學習到這兒,再見!”
美國佛羅里達州的愛溫夫婦進行胎教的實驗證明:只要父親一開口講話,胎兒就以動一下表示反應。十分有趣。
良好的胎教需要做到以下十條
1、男、女雙方來自不同的家庭環(huán)境和背景,兩人一定要對“新生命”的來臨有共識和周全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