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80后新生代父母基本上都是我國計劃生育實施后的第一代獨生子女,或許是因為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條件好了,又或許是觀念更新太快了,80 后父母養(yǎng)育孩子比前輩更不計成本。他們對子女的教育方法以寵溺為主,而新手幼兒教師一般都為年輕畢業(yè)的學生,在同80后新生代父母討論孩子的教育問題會出現(xiàn)一系列問題,本文主要從80后新生代家長的特征,探索新手幼兒教師與80后新生代父母的溝通途徑。
[關鍵詞] 新手教師,80后新生代父母,溝通
一、問題提出
80后的一代,中國計劃生育實施后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為人父母。80后父母正在顛覆傳統(tǒng)的中國父母形象,他們作為以獨特的思想和行為標新立異的群體,不再以老一輩的育兒方式為榜樣;他們正以自己這一代人的視角和方式來對待自己的下一代。80后獨生子女為父母組成的家庭模式,正在成為中國家庭的主流模式。了解80后新生代父母的個性特點,我們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有效的溝通途徑。
二、80后新生代家長的特征
(一)80后新生代父母的個性特點
80后的一代,基本上都是我國計劃生育實施后的第一代獨生子女。他們的父母大多是50后,趕上了上山下鄉(xiāng)最苦的生活,所以對唯一的子女百般呵護,他們的出生又趕上了改革開放,日子越過越好,所以他們想要憶苦思甜,還得花錢去體驗;他們趕上了教育改革,所以大部分有學上,可惜等畢業(yè)時卻就業(yè)困難;他們有些狂妄自大,自恃甚高但實際能力卻有限……現(xiàn)在,這些曾經(jīng)貼著另類、狂放不羈、我行我素等標簽的80一代年輕人,也成年、成婚、成家,并為人父母了。這些獨生子女組成的家庭模式,必將成為中國家庭的主流模式。
。ǘ80后新生代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
或許是因為現(xiàn)在的經(jīng)濟條件好了,又或許是觀念更新太快了,80 后父母養(yǎng)育孩子比前輩更不計成本。他們一切都要給孩子最好的:奶粉,非進口的不喝;尿布,去專賣店買;衣服、各種玩具應有盡有;早教機構、幼兒園要選名牌的;精心為寶寶選擇貴族玩伴……即便如此,很多 80后父母還是整天焦慮不安,因為他們總覺得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到位。
。ㄈ80后新生代父母的溝通偏好
許多80后父母都會通過開博客、發(fā)帖子等方式,與其他年輕父母在網(wǎng)上交流育兒經(jīng)。通過調(diào)查可知,網(wǎng)絡上交流育兒經(jīng)已經(jīng)成為新生代父母的一種重要形式。首先,新生代父母本就是"網(wǎng)絡一代",平日交流互動大多采用網(wǎng)絡形式,當了父母后,育兒也隨之成為網(wǎng)絡交流的一部分內(nèi)容;其次,不少新生代父母都為獨生子女,他們的孩子因平日里缺乏玩伴而顯得孤獨,而網(wǎng)絡上發(fā)動的各種親子活動能讓孩子們認識更多的同齡人,獲得更多的童年快樂。
三、與80后家長溝通的途徑
1、 家;印ge06、飛信等網(wǎng)絡溝通
孩子的成長是學校和家庭共同配合進行教育的過程,學前教育與中小學的教育有很大的不同,2--6歲的孩子不僅需要保育與教育相結合,而且保育在整個教育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同時學齡前的孩子更加需要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因此,"家校互動"歷來就是幼兒園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
除了以往的"家園之窗"、家訪、家長會、開放日活動和來園離園接待,我園的教師利用上海市學前教育網(wǎng)管理平臺,建立了幼兒園主頁,開設了多個欄目,實現(xiàn)了幼兒園教育向社會輻射的目標。教師利用此平臺建立富有個性的班級主頁,通過園所論壇和班級論壇與園長、教師、其他家長進行溝通。我園還是"上海市市民信箱"網(wǎng)站的忠實用戶,利用論壇和短信與家長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還通過網(wǎng)絡開社區(qū)班和長寧實驗幼兒園博客,將我園的教育理念和育兒經(jīng)驗傳遞給社區(qū)0-6歲嬰幼兒家長,讓那些沒有機會進入我園就讀的幼兒,也能獲得優(yōu)質(zhì)教育。
2、 家園聯(lián)系欄
把"家園聯(lián)系欄"設計成多功能的親子園、合作室、信息站、知心屋、聊天角等;家長們可通過這些小欄目了解幼兒每周學習目標計劃,與幼兒共同收集學習資料、討論"聊天角"的新話題等;閱讀教改新信息等。 這些欄目的創(chuàng)設不僅吸引了眾多家長的關注,而且家長們主動參與到班級活動中,積極與教師溝通交流,討論教育策略,休整自己的言行,對班級和幼兒園工作也更加理解和支持了。
根據(jù)班級幼兒的年齡特征、主題活動、班級工作重點等確定不同的服務功能,讓家長在短短的接送孩子的幾分鐘時間里,感受到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滲透著幼兒的全面發(fā)展,而不僅僅是關心每一堂課的知識點。我們在向家長傳遞信息的同時,還留有空間給予家長傳遞給幼兒園的信息,如:"家教心得"、"家長信箱"等小欄目給家長參與的空間,讓家長在參與過程中對老師形成信任,與幼兒園達成共識,并更好的相互交流經(jīng)驗,進而拓寬家園共育間的領域。
家長園地是幼兒園與家長溝通的一個重要窗口。老師們似乎已習慣于用更多的心思來設計欄目、尋找內(nèi)容,而忽略了家長參與的深度與廣度。我們?yōu)槭裁床粶蕚湟粔K小天地,將家長請到家長園地中來。如"夸寶寶"欄目可寫孩子在家的表現(xiàn);"我的育兒心得"讓家長暢所欲言;"我的問題"可寫上家長的困惑等等。家長園地不能只是教師唱"獨角戲",要調(diào)動家長積極參與的興趣,為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搭起一座彩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