詮釋了幼兒溝通意識和能力的內(nèi)涵,探討了幼兒溝通意識和能力對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性。本文文闡述了如何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溝通意識與能力。
關鍵詞:
溝通意識 溝通能力 同伴溝通
語言是人們表達思想,進行交流和溝通的工具。嬰幼兒時期的語言發(fā)展是人生最佳時期,也是最迅速的時期。孩子獲得知識技能要通過語言,養(yǎng)成一定的行為習慣要通過語言,與人交流更少不了語言。語言溝通能力是寶寶智慧成長及未來課業(yè)學習的基礎,同時也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孩子年齡越來越大時,就越想用語言表達和溝通,孩子的情緒波動也越容易受語言的影響。 所以,語言障礙常常是孩子內(nèi)心挫折、不快樂的源頭,培養(yǎng)孩子語言能力是孩子接受一切教育的基礎。幼兒園是幼兒集體生活的主要地方,生活在幼兒園里的孩子,會有許多同伴一起生活、學習、游戲、玩耍,能真正體驗到溝通、合作的樂趣。為此,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教育資源,為幼兒創(chuàng)設良好溝通的條件,鼓勵幼兒與各類伙伴溝通,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同伴關系。瑞吉歐教育成功的關鍵在于它的教育理論和實際做法,而它又主張:兒童的學習主要是在與同伴的地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建構的。在學習與實踐的同時,我更深一步的領會到了這一點,結(jié)合自己的工作 實際,單就幼兒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一 利用生活中的自然環(huán)境 ,幫助幼兒建立寬松和諧的同伴關系
在幼兒中那些樂于與他人分享、對他人熱情有禮貌的孩子就常常能成功地與別的幼兒進行溝通,成為許多孩子的玩伴。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認知能力的提高,其活動范圍也就逐漸擴展到家庭以外,同伴關系逐漸成為幼兒溝通的主要方面,它在幼兒的社會化過程中起著獨特而無法替代的作用。在和同伴的溝通中,幼兒能獲得在和成人溝通時無法學到的一些生存規(guī)則,如何利用周圍的自然情境來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同伴關系呢?在生活中,我們利用一些自然發(fā)生的情境幫助幼兒尋找游戲伙伴,鼓勵幼兒多結(jié)交新朋友。例如:我們開設了一個"玩具世界"活動區(qū),發(fā)動幼兒從家里帶來心愛的玩具,利用玩具為幼兒提供溝通的機會。在活動中,教師要及時表揚那些主動與同伴一起玩玩具的幼兒,并及時引導那些不太合群的幼兒與其他的幼兒進行交流,促使幼兒之間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這同時又培養(yǎng)了幼兒人際溝通的積極的情感。
在活動中,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討論:"怎樣和同伴合作玩"、"別人想玩你的玩具時你應該怎么辦"、"你拿到同伴的玩具時該怎么說"、"你想玩別人的玩具時該怎么說"等話題,讓幼兒說一說自己的想法,從而明白與同伴之間友好相處的方法。如要愛護玩具,不搶奪、搗亂等,讓幼兒交流各種溝通方法,體驗溝通的樂趣。在幼兒玩玩具時出現(xiàn)矛盾與沖突時,教師也不應該強行制止,要引導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學會通過協(xié)商合作來維持同伴關系、緩解矛盾沖突。皮亞杰認為,兒童間的矛盾和沖突是兒童學習溝通技能、改進已有認知圖式和去自我為中心化的一個極好的途徑。因此,在我們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充分利用 一些自然情景,培養(yǎng)幼兒的良好同伴關系。
二 開展各種活動,為幼兒溝通創(chuàng)造更多的機會
共同的興趣、互懂的語言、平等的興趣,使得孩子們很自然的想在一起玩耍、游戲,當這種溝通需要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感到特別高興,而愉快的溝通經(jīng)驗可以提高幼兒的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增強又會引發(fā)更強的溝通主動性,兩者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huán)。在社會日漸發(fā)展的今天,家長們給孩子提供的活動空間很少,孩子常在幾十平米的房間里玩,他們雖有一大堆的玩具,卻沒有同齡的合作玩伴。也許家長充當了他們的玩伴,但由于年齡、興趣的差異,家長和孩子很難有真正的共同的語言和玩興。缺少大動作的練習,缺少與同伴的溝通,孩子們的體格發(fā)育狀況、社會溝通能力都會受到影響。為此,幼兒園可以為幼兒開設戶外體育區(qū)域活動,為幼兒提供許多室外的游戲,讓幼兒在大自然中,在與同伴的溝通合作中促進幼兒的合作性、樂群性。例如:玩車區(qū)、跳躍區(qū)、攀登區(qū)、鉆爬區(qū)、平衡區(qū)。開始玩的時候,幼兒只滿足于自己一人玩一樣,并不急于和他人合作,但是這樣的玩法較少,幼兒的發(fā)展也較慢,隨著幼兒活動的發(fā)展,他們會意識到對自己活動的不滿,溝通的同伴就會自然的增加,這時候由于不同幼兒能力的差異,語言交流的困難,需要老師作為中介,鼓勵孩子尋找合作的伙伴,感受與同伴游戲的快樂。例如:當幼兒跳繩跳的很好時,會有同伴贊許的語言、羨慕的眼神,他會感到滿足;如果不會跳時,會有同伴的幫助,使自己能學會跳繩。這不僅使幼兒在自主的體育活動中得到相應的動作的發(fā)展,更使幼兒能體驗合作的快樂, 讓幼兒與幼兒在互學互動的伙伴關系中健康成長和合作溝通。
在活動中,教師也可以給幼兒創(chuàng)設與不同年齡伙伴溝通的機會,可以讓他們結(jié)成游戲群體。不同年齡的溝通伙伴對幼兒的發(fā)展有著不同的作用,對大年齡的幼兒而言,懂得知識多一點,與年幼伙伴溝通,他們就成了"帶頭人",從而要求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哥哥姐姐的身份,關心照顧弟弟妹妹,感受到別人需要自己和自己照顧別人的幸福;對于小年齡的幼兒而言,他們也有一個可以學習模仿的榜樣,可以體會到自己與哥哥姐姐溝通時的角色意識,學會與他們溝通的技巧。這樣可以讓幼兒體驗同伴之間友好相處、互相幫助的快樂,發(fā)展幼兒的溝通能力,并使幼兒在不同的溝通情境中,與不同的溝通對象進行溝通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