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家庭教育是教育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的成長直接影響著人類進步和發(fā)展,家長在學校的結合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榜樣。因此,作為家長自身素質(zhì)和修養(yǎng),為祖國的未來,民族的興旺,為振興中華,愿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盡心盡職教育和關心、擔起教育培養(yǎng)子女的權力和義務,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無私的奉獻。下面我介紹自己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的一些體會。
一、孩子成長后天因素更重要。
孩子生下來,先天條件是不可否定的,我們要承認人的天賦是有差異的,但一個孩子要想真正成才,后天的因素更為重要。作為家長,我們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關心重視。從孩子哇哇落地的那一刻起,我們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有了孩子,我們整個家庭要給他塑造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首先是家庭的和睦,幸福美滿,家庭成員之間相互尊重,對孩子的教育,我們不是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而是關心愛護,耐心教育,平等相處。從幼兒開始,我們就關心孩子的教育,從各方面培養(yǎng)和教育孩子,鍛煉孩子,從小就給他講一些少年英雄的故事,并進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讓他知道做人不易。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我們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孩子的興趣愛好。如:唱歌、畫畫、書法、彈鋼琴等,這些都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通過這些活動和學習,從而給孩子今后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提高了自身素質(zhì)和修養(yǎng)。當孩子上四年級時,我們就征求孩子的意見,加強書法的學習,還讓孩子進了美術班,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酷熱的夏天,我們家長都堅持陪伴,失去了許多休息的時間,每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總是給予鼓勵和幫助,通過各種培訓和學習,不但豐富了孩子的業(yè)余生活,也提高了孩子的文化素質(zhì),使孩子更加自信。
二、教育孩子熱愛勞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從孩子小時候開始,就要求他熱愛勞動,培養(yǎng)他自己的事自己做。三歲以后,他自己能穿衣服,七歲以后,分床單睡。冬天哪怕衣服多,衣服厚,也要求他自己穿、自己脫;夏天要求他自己動手洗自己的一些小衣物。再大一點,我慢慢讓他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這時家長不要怕他做得不夠好而不讓他干,要注意不能放過鍛煉他的機會。并且要檢查他干活的質(zhì)量,不允許他敷衍了事,我們就這樣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做小事、雜事,只有從小能認認真真地做好自己身邊的小事,日后才能在社會上挑大梁、做大事,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三、凡事講信譽,說到做到。
凡事講信譽,說到做到,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我要讓孩子從小形成這種良好的素質(zhì),記得孩子上小學一年級時,他提出:"媽媽,動畫片里有很多可愛的動物,星期天帶我去動物園看動物好嗎?"我知道,孩子天生好動,好玩,除了學習外,我們也要陪孩子一起去城市玩玩,開闊眼界。于是,我答應了他的要求,星期天,我們帶著孩子去動物園,烈士公園玩了一整天,孩子看到了可愛的動物非常高興。從這以后,我們告訴孩子,如果你在家聽爸、媽的話,在學校聽老師的話,學習成績優(yōu)異,我們又帶你去動物園、公園玩好嗎?孩子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回答說:"好!"以后,我們每年都帶他去玩耍,讓他從小就了解一些民族的大好河山,使孩子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熱愛大自然。
有時,我們同孩子承諾,每天做完作業(yè),爸爸、媽媽就陪你打打羽毛球、乒乓球、跳繩,晚上給他講講小故事?傊,讓孩子懂得凡事講信譽,說到做到,充分享受到家庭的溫暖和父母親無私的關愛。讓他感受到童年的美好和幸福。
四、率先垂范,弘揚美德。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愛是人類生存的美德,愛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然而現(xiàn)在有些孩子,在父母、長輩的溺愛之下,他們變得自私,只要別人關心自己,不會關心他人、愛護他人。為了養(yǎng)成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行為規(guī)范,我們經(jīng)常給孩子講一些尊敬老人的故事,并做到了言傳身教,要求孩子尊重父母和長輩,作為父母在這些方面必須先要做好表率作用,讓中華傳統(tǒng)美德滲透孩子的心靈。
親愛的老師,各位家長,望子成龍是我們每一位家長的共同心愿,培養(yǎng)、教育好下一代是我們應盡的職責,但培養(yǎng)孩子不可能一步登天。我們要在家庭教育--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上,用愛心一點一滴地去培養(yǎng)孩子正直、善良的品質(zhì),充滿理想,積極進取的樂觀情緒,嚴肅認真的學習精神,寬容豁達的處世態(tài)度,使孩子成長為有高尚品質(zhì)與道德的人,有應對競爭社會的實際能力的人。
讓我們每一位父母用自己的愛心撫育孩子健康成長!使孩子走向他們的成功與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