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少年兒童階段是各種技能形成的最快階段,也是技能儲備量最易增加的關鍵階段,其中6~12歲是發(fā)展協(xié)調能力的最好階段,13-14歲是協(xié)調能力趨于成熟的階段。為此,在少年兒童各年齡階段發(fā)展技能,應把握時機,抓住重點。從4歲起,可開始進行協(xié)調性的訓練,在4-8歲間訓練的重點可放在反應能力、平衡能力、模仿能力,同時應有步驟地發(fā)展時空感知能力。在技術訓練上,可以學習一些跑、跳、投簡單的技術動作,使大腦神經細胞之間的暫時性聯(lián)系盡可能廣泛,以便為下階段學習有一定難度的技術動作做好技能數(shù)量上的準備。9~12歲的技能訓練階段主要發(fā)展協(xié)調性、控制能力、反應能力、時空感能力及有關項目的基本動作和技術。技能訓練的重點突出表現(xiàn)在動作的協(xié)調性、連貫性、有趣性、多樣性上。同時利用此階段少年兒童形象思維能力發(fā)展迅速的特點,進一步發(fā)展全身協(xié)調能力,進行某些項目重點技術訓練。通過多年抓學校田徑業(yè)余練習,我們教研組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提高自身素質作為體育教師,我們對體育課和業(yè)余練習工作的重要性要有足夠的認識,明確了本職工作,樹立起責任感和事業(yè)心,才能腳踏實地地進行工作,這樣才無愧于我們的事業(yè)和責任。體育教師要有吃苦奉獻精神。體育練習工作既是腦力勞動,又是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長,體力消耗大,工作辛苦,沒有頑強的吃苦精神和無私奉獻精神是不行的。我們的工作環(huán)境,是"露天作業(yè)","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灰",而且工作量大,除了每天上課外,清早要晨煉,傍晚帶運動隊練習,此外還有各項體育竟賽的練習、組織和實施等;我們還要不斷充實自己,積極參預各種各樣進修、培訓,不斷接受新的教學理念,勇于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提高自身的素。
二、認真選拔體育苗子不論是專業(yè)隊還是業(yè)余隊,選苗工作一樣不可忽視。俗語說:"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把選苗的工作看做是練習的前提,有了好苗,就有成功的希望,假如忽視了這一點,就會事倍功半。然而,選苗工作要不辭勞苦地深入到各班,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無論在操場上課,課外活動等活動場所,處處留意,發(fā)現(xiàn)好苗去問,并作好記錄。通過集訓,觀察學生各人的反應、模擬、步型、靈敏、耐力、彈跳等能力表現(xiàn)如何。各年級都有運動員,這樣選苗比較完整、正確,人隊后隊伍也較穩(wěn)定,運動水平也會提高得更快。
隊員的挑選,一般是以五六年級的學生為主,在各年級階段體育成績較好的,大體上這個也是素質較好的苗子。這是選材的每一步。
運動成績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運動員的專門天資與才能。運動員的這種才能與天資是通過選材的途徑"發(fā)現(xiàn)"的,而個人的先天性素質卻是運動才能的基礎。選材時,從人數(shù)眾多的運動員當中選拔那些最有才能的運動員,還應考慮到加速才能發(fā)展的因素。因為它對運動才能的發(fā)展同樣有著積極的作用。在選材時,還應注意此人是否有較強的運動積極性,而且還有較好的組織紀律觀念,集體榮譽感以及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質,很強的工作能力,在比賽的條件下,具有良好的心理穩(wěn)定性和應激能力。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成功的一半"。選材工作是訓練的前提,有了好苗子就會事半功倍。體育教師要做有心人,無論在課堂還是在課外活動場所,要處處留意,發(fā)現(xiàn)好苗子及時詢問,并做好記錄。每年組織1---2次選拔賽,分身體素質和技術設置比賽項目,深入到各班了解情況,落實參賽人員。記錄比賽成績,作為資料保存,以備選拔查找,做好梯隊建設工作。教師間要溝通,共同了解學生情況,對條件好的學生要根據特長編入各運動隊。如出現(xiàn)兩支隊都需要同一名學生時,在訓練中教師要相互協(xié)調好。
三、制定練習計劃,從嚴進行練習田賽項目,要有多年計劃也要有近期練習目標。計劃內容的安排應重視基礎練習和基本運動能力培養(yǎng)。先發(fā)展學生協(xié)調能力和基本運動能力,后根據專項的需要及運動員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全面體質練習,進而把專項技術練習緊密結合起來。在練習內容上更重點加強基礎素質練習和一些基本的運動技能,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正確的、跳、投的姿勢,培養(yǎng)節(jié)奏感,速度等良好感覺。在練習方法上,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們采用每周練習兩次,不管天氣如何都堅持練習。我們的指導思想是:先進行各項素質練習,特別是加強力量和彈跳練習,一般是周三以基本素質為主,周五以專項素質和專項技術為主。在技術練習方面,對某些難以把握的動作,自己比較肯動腦筋想辦法。
身體素質的練習現(xiàn)階段主要以身體機能、柔韌性、協(xié)調性為主。但仍要保留二個左右身體的體格較結實的隊員練習力量等(最好隊員結實且高大,為投擲項目預備的。)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教會隊員做準備活動,做放松、減輕疲勞動作,可使隊員掌握最基本的跑、跳及跑跳的輔助練習方法,直至熟練無誤。
小學生一開始訓練主要以發(fā)展耐力為主。因為所有運動的基礎都靠強健的心肺功能來提供營養(yǎng)。再就是技術方面的,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要抓住這個特點。
在訓練開始階段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學生,讓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不遲到早退,一切行動聽指揮,沒有做到應進行懲罰),作為運動員的學生,學習和訓練之間會產生一定的沖突,加上學生的自覺性不是很高,因而必須制定嚴格的訓練紀律。如嚴格考勤,有遲到和缺勤的要嚴肅處理并補足訓練或加罰訓練。記錄每次訓練成績,對規(guī)定時間內不能達到要求的隊員,給予單獨加訓。這樣長期堅持下去,隊員就會自然形成一種好的訓練作風,之前自己一定要把一周上的內容事先準備好,給學生樹立榜樣作用。訓練時,力量一周最多做倆次,多了會使肌肉產生疲勞的。訓練的關鍵在于超量恢復。超量恢復在訓練中非常的重要,一周內訓練完學生的生理反映不同,及時詢問,根據學生當天情況,根據超量恢復原理,留心觀察不同的學生,適時增減運動量,訓練完,休息是很關鍵的,一定要多注意休息,多吃點含蛋白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