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多給幼兒口頭表達機會
口頭表達作為一種能力,只能從持之以恒地訓練中得到掌握說話的基本方法后,提供說話實踐機會是必要的,在園教師可以詢問幼兒在家中令他最開心的事?他最喜歡玩的游戲?等等。幼兒回家后,家長可以詢問幼兒你們班有幾個老師,今天在園吃的什么?學的什么?在園最開心的事是什么等等。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鍛煉其能力。
培養(yǎng)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方法是次要的,關鍵是用心。每個老師(家長)都要堅信孩子們都是天生的語言表達能手,用心去觀察不同孩子的行為模式,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去體會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心去溝通,讓孩子愿意說;去賞識孩子的付出和嘗試,呵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敢說,不怕失敗。用心去做,加上好的方法,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相關的自信、邏輯等素質都會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和提高,這樣就為孩子的一生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這也正是我們幼教的目標所在。
三.取得的成果
通過教師的努力與家長的配合,我園孩子養(yǎng)成了良好的思考和聽話習慣,提高了口頭表達言語的準確性,條理性和敏捷性。
四.操作中應注意的問題
1.要鼓勵孩子自己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要求:
首先家長不要做孩子的代言人,現在很多家長什么也依著孩子,有很多在園發(fā)生的事,孩子不跟老師說,晚上或早上家長打電話替孩子說。當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時,家長應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告訴老師。其次老師不要做孩子的代言人,當他們想說什么但找不到合適的詞時,請不要馬上直接替他們說出來,應引導他們學習和使用新詞,一旦他們掌握了新詞,要及時地鼓勵他。
2.請注意和孩子語言交流的方式:
教師與幼兒交談時請彎腰或蹲下,看著孩子的眼睛說話,讓孩子感受到重視和平等。多用直接的肯定句說出要求:不讓孩子總是感到被否定。需要孩子作出選擇時才用選擇句:可避免某些情況下的尷尬。不要同時給孩子多種指令:本階段的孩子無法理解復雜的、連續(xù)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