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利,你的衣服真好看,誰買的?”
“媽媽。”
“你媽媽在哪里工作?”
“醫(yī)院里。”
“她是醫(yī)生!”
“不是。”
“那是干什么的?”
“是會計。”
雖然利利的回答只是只言片語,但他終于敢說了,而我發(fā)現(xiàn)在兩個星期中,我們之間的談話越來越少了拘束。從他的話中,我了解到他家養(yǎng)了許多鳥,畫眉、八哥,還有小黃鶯。他常常和爺爺一起為小鳥喂食、洗澡。我知道我已鼓起了他說話的勇氣,激起了他說話的興致。于是,我在以后的休息時間里,又帶上幾個愛與同伴交往的孩子和他一起聊天,談見聞,聽他講給小鳥喂食、洗澡的事情,還講怎樣在空鳥籠中放些小米,捕捉麻雀的有趣事。漸漸地,我經(jīng)?梢栽谝蝗簢\嘰喳喳的交談聲中聽到他的聲音了。因此,只有當孩子感受到老師的愛和自己的價值時,他才會獲得說話的勇氣?蓜e小看了一天中許多短短的休息時間,它是孩子們相互自由交談,暢所欲言的時間,也是老師與孩子縮短距離,相互溝通,進行個別教育的好時機。
幼兒進餐前,我引導他們根據(jù)當天的食物品種,從它的顏色、形狀、味道、營養(yǎng)等方面來描述。有意識引導幼兒編兒歌、謎語,可講給父母弟妹聽,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和說話的積極性,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如紅公雞、綠尾巴;彎背老公公、胡須翹有翹,會在水里游;一種水果酸又甜,紅紅的顏色頭兒尖,身上許多小麻子等。
在參觀、散步時,孩子們情緒愉悅,看見什么就講什么,你一言,我一語,不知道的就問老師、同伴,知道的就滔滔不絕,大聲講述。每次都有許多新發(fā)現(xiàn)或意外的收獲。
活動材料準備時、午餐、午睡前、離園前,這些都是語言練習的機會。讓幼兒講學過的、講聽過的、講編出來的各種故事,我有意識地讓幼兒復述,在復述中體會故事里豐富的詞匯及用詞的準確性。還可讓幼兒進行互學活動,我學你會的兒歌,你學我會的謎語,激發(fā)了孩子好學的意識。
游戲是幼兒的主要活動,特別是角色游戲中。我通過間接指導,游戲評價等手段,不斷引導幼兒游戲的發(fā)展。隨著游戲內容、情節(jié)的豐富,幼兒之間的語言交流也更多了,表達能力也更強了。一些禮貌用語成了孩子人人都會的基本交往語言。
2、創(chuàng)設區(qū)角,促使幼兒語言能力不斷提高根據(jù)皮亞杰理論論斷指出:人們致力于發(fā)展幼兒智力時,應該注重日常活動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一個材料豐富、有多種選擇可能的探索機會、表現(xiàn)機會、創(chuàng)造機會的情境。我們在教室內開辟了語言角,擺放了木偶、指偶、圖書、圖片、頭飾等,并能定期更換。孩子們在區(qū)角活動時,用小木偶繪聲繪色地講述聽過的故事或戴著頭飾互相合作表演故事,(小班同類物品,頭飾指偶數(shù)量多,單幅圖片;中大班分角色投放不同種類材料)或幾個人一起跟著錄音機念兒歌、古詩,有的戴上耳機沉浸在精彩的童話故事中;顒邮依锏母鞣N環(huán)境布置也成為孩子們語言練習的材料。例如幼兒的繪畫作品,我們常常請他們相互輕輕講述自己繪畫的內容。能力強的,還可編故事給老師同伴聽。我們還把漢字與實物卡片匹配,在教室里的一些物體上貼上相應的文字標簽、把幼兒熟悉的食品包裝袋包裝盒布置在區(qū)角,讓幼兒進行無意識字。這樣通過聽聽、講講、編編、認認,我班孩子口語表達能力有了很大進步。
3、特色活動,全面培養(yǎng)幼兒語言能力我們專門組織了“每周一詞一詩”活動,通過讓幼兒每周學一首宋詞,一首唐詩,反復吟誦,積累了許多名詞佳句,不僅培養(yǎng)了幼兒的記憶力,更讓幼兒初步得到一些古文學精品的啟蒙和熏陶。同時對促進幼兒口語的發(fā)展和社會情感的培養(yǎng)都極為有益。例如:幼兒即景吟誦“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小橋流水人家”《詠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