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鵬:謝謝謝謝,江蘇的一位網友說他有一個困惑希望期待您能幫她解決,那就是在選書問題上的沖突:她的女兒很喜歡都某一類的書,但是她卻希望她的女兒能夠博覽群書,她想聽聽您的建議。
余治瑩:她女兒多大了?
丁鵬:小學三年級。
余治瑩:小學三年級的孩子想要改變她的話還是來的及的,但是可能會比較難。因此我就要提醒家長你希望你的孩子是博覽群書多元閱讀的話,那你就在孩子自主性還不強的時候,幫他確立讀書的習慣。因為你讓他看什么書,他都不會抗議太多。如果你讓孩子看書的話,就先幫孩子挑選不同主題的書,讓孩子多元閱讀圖畫書;另外不要分他是男生還是女生,不要因為她是女生就讓她光讀文學類的;男生就讓他光讀科學類的。
丁鵬:這本身就把它限制掉了。
余治瑩:是的,你應該讓他本身就去多讀不同的書,讓他從小就打下不同知識的基礎。這樣他長大后,自然會根據(jù)自己的個人需要去讀他自己喜歡的書。剛才講到的那位老師,面對這個困惑我的建議就是,在她目前還自主意識還沒有完全誕生的時候,還是要從小多元性的給她推薦圖書讓她去讀。
丁鵬:您說的這個從小是指多大呢?
余治瑩:當然是從幼兒開始了。比如0歲或者是2歲3歲開始啊。
丁鵬:在這個階段我們提供的時候就提供多元的書,從小給她播下各種各樣的種子。
余治瑩:現(xiàn)在的小孩子很少能讀到藝術的書。但是在歐美和日本的小孩子已經開始攝入藝術書了,就像是日本的藝術繪畫書,小孩子一打開書看到的就是一幅世界名畫——梵高的《向日葵》然后有一個小小的問題:你看看這個向日葵的花是什么顏色?它只問這個問題;蛘呤撬麜鲆环懂吙ㄋ鳌穯枺哼@個人是在哭還是在笑?
丁鵬:您的意思是說,他們會把世界名畫做到書里面讓孩子去看,但是看得過程當中,他們只是問幾個很簡單的問題。
余治瑩:是的,其實看藝術的書是需要個人的經歷的。在幼兒時期,我們給他看這個名畫,只在旁邊注明了這個是“梵高”畫的。
丁鵬:只是讓他們進行初步的感受。
余治瑩:是的,他剛開始只是通過一些簡單的小問題來讓孩子去熟悉這些名畫,可是慢慢的在同一幅畫的基礎上他問的問題會更多了一點。他會提醒孩子去看里面更細節(jié)的東西,甚至也會開始滲透給孩子:這些線條是屬于比較強硬的,那些線條是比較柔軟的。藝術圖書的讀法就是慢慢的循序漸進的去讀。但是幼兒時期這個藝術認識的部分在亞洲很多地區(qū)都被忽略掉了。當長大以后再去看的時候,當時的那藝術的細胞早就被扼殺死了。
丁鵬:會有點晚了。
余治瑩:是的,實在太晚了。所以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你要積極的給他看一點藝術的書,或者是科學的一些很簡單的東西。我們其實現(xiàn)在給他們看這些僅僅是想教他們“如何閱讀”。我在這樣多元的閱讀中學習怎么看圖畫書;怎么看藝術書,怎么看自然書;怎么看玩具書;我們是要讓他學會看各種類別的書的。到了小學四年級以后,孩子的閱讀就變成了“透過閱讀去學習知識”。這樣孩子的學習才是有個進程的,所以才能符合閱讀的循序漸進的規(guī)律。只要他小時候接觸的圖書是多元的,那么將來他碰到任何的知識點他都不會覺得陌生。所以這個三年級的小孩子,他的媽媽還是應該鼓勵她去讀更多元的書的。媽媽可以幫孩子去找另外一個興趣點,一開始一本兩本,然后慢慢的再往里加。
丁鵬:不能強制,要去找孩子的興趣點然后在幫助他閱讀。
余治瑩:恩一定要知道閱讀是循序漸進的。不要強硬的給孩子加很多的東西,要慢慢來。
丁鵬:非常感謝您接受我們這個訪談。我們省在閱讀方面也做了一些活動,這是我們的課例光盤,現(xiàn)在送給您希望你能多提寶貴意見。也希望我們學前網能有機會請您來我省給我們進行講座。再次感謝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