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ㄈ┲匾晫W生學前期所形成的"感覺統(tǒng)合失調癥" 對部分學生學習的嚴重影響。那些我們看起來在外形上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的字母,而在有"感覺統(tǒng)合失調癥" 的學生看起來都是很難區(qū)別的,如" n-l""k-g";那些有相似部件的字,學生更難區(qū)別,如"左-右""你-他"。因此,我們十分重視讓學生的各個感官協(xié)調合作,預防和糾正這些錯誤。
。ㄋ模┫"遺覺像"對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的嚴重干擾。小學一年級學生記憶力很強,教師領著讀一讀課文,學生就會背了。若按課文的內容順序默寫,學生的成績很好,但是換一種方式就不行了,因為他們所記憶的對象不是每個拼音字母或漢字的形體,而是整個課文頁面的模糊形象。因此,我們非常注意在學生整體感知課文的前提下,加強對課文內容的學習,特別是對字詞的學習,努力消除"遺覺像"對小學一年級學生學習的嚴重干擾。
(五)關注抽象的學習內容。抽象的學習內容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認讀漢字方面,我們重視量詞、方位詞、代詞和動詞的學習;在閱讀方面,我們注意幫助學生通過朗讀把概念化的詞語還原成生動具體的圖像,以解決語言與圖像脫節(jié)的問題。
。┲匾晫W科知識本身的邏輯性、嚴密性。《語文課程標準》重視學生本身的學習規(guī)律,改變課程過于注重學科本位、重視學科知識本身的邏輯性、嚴密性的做法,但這并不是說語文學習的一些基本規(guī)律就不值得了解和學習了。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我們非常關注漢字的特點,讓學生注意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在識字的同時進行語文教育,并注意漢字的構成系統(tǒng)與語音系統(tǒng)、語義系統(tǒng)的不大一致現(xiàn)象,充分發(fā)揮教材分散識字和集中識字的各自優(yōu)勢。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既讓學生有"囫圇吞棗"的讀書感悟,又讓學生品詞品句,努力提高識字效率,以促進學生口頭語言、書面語言的發(fā)展。
。ㄆ撸┲匾曊Z言的習得。與以往的語文教學大綱相比,這次《語文課程標準》只有一處提及"注意基本技能的訓練",但這并不是說語文教學不需要語言文字訓練,因此我們仍應重視字詞句的品味過程,重視課內的語言理解和運用,重視語言的習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