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国产农村老太xxxxhdxx,六月婷天综合网,熟妇人妻中文AV无码

蒙臺梭利的無獎懲教育觀

媽咪愛嬰網 www.ideagreen.cn 2010年04月30日 15:03:03
蒙臺梭利的無獎懲教育觀

        蒙臺梭利(1870-1952),意大利精神病醫(yī)生和教育家。從小意志堅強,學習刻苦,成績優(yōu)異,連續(xù)獲獎學金,1896年在羅馬大學獲醫(yī)學學士學位,她是獲得該學位的第一個女生。
大學畢業(yè)后,蒙臺梭利任精神病臨床助理醫(yī)師。當她見到那些身心有缺陷的兒童也和精神病患者住在一起,不能從事任何活動時,她意識到兒童身心缺陷不僅是醫(yī)療方面的問題,更主要的是教育上的問題。從那時起她就立志做一個教育家,相信用特殊的教育措施,可以使兒童的心理狀態(tài)得到改善。
  1898年28歲時,蒙臺梭利創(chuàng)建了意大利第一所國立特殊兒童學校。在教學過程中她發(fā)現,利用一些具體的教學材料可使智力缺陷兒童得到感覺和動作的練習,使他們在智力上得到明顯進步,他們不但能學習讀、寫、算,有的還進入了正常兒童學校。
1901年,蒙臺梭利離開特殊兒童學校,決心致力于正常兒童的教育工作,重點研究3-6歲兒童的教育。她認為這個時期是"生命的形成時期"。當時她已是大學講師,但仍決心再學習哲學、實驗心理學、兒童心理學與人類學。她接受了法國哲學家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哲學和馮特的實驗心理學觀點,吸取了盧梭、裴斯泰洛齊和福祿倍爾等自由主義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實踐中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思想。
  當時羅馬的貧民區(qū)兒童無人管理,政府認為應當把他們集中起來教育。1906年蒙臺梭利被政府聘請組織這項工作。她于1907年在羅馬的圣洛倫佐開辦了第一所學校,叫做"兒童之家",以后又相繼開辦了幾所同樣的學校。每所學校收50多名3-6歲兒童。"兒童之家"的工作引起了世界各國的注意,從各地來參觀的人很多。蒙臺梭利感到責任重大,要擴大自己的影響,要為全世界兒童的權利和自由呼吁。她強調,要教育兒童首先要了解兒童,而了解兒童的最大障礙是成人的權威和驕傲。兒童雖然還意識不到這種不公平,但他們會感覺到精神上受壓抑,這時他們的反應往往表現為膽怯、說謊、任性、哭哭啼啼、不睡覺、過分恐懼等等。這都是幼兒的無意識防御行為。假如家長、教師做到尊重和了解兒童,從他們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中受到新的啟示,就會知道兒童的心理和成人的心理是完全不同的。
  蒙臺梭利極力主張建立科學的教育學,她在《對兒童的發(fā)現》一書中說:"新的教育學要建立在客觀研究的基礎上,要直接接觸兒童。假如不用科學方法更多地了解兒童,不能脫離一般學校采用的舊辦法,就無權稱為科學的教育學。"
  蒙臺梭利對從事幼兒教育的教師要求很高,首先,幼兒教師必須受過專門訓練,她們的精神狀態(tài)比掌握教育技能更重要,她們必須機警、穩(wěn)重、有耐性、充滿愛心和謙虛態(tài)度,必須時刻考慮到兒童,而不僅是善于傳授知識。教師要解釋兒童的需要和欲望,就必須時時刻刻地研究他們,所以幼兒教師必須善于觀察兒童的內部生命,觀察人的真實生活,洞察兒童的精神狀態(tài),而且對觀察過程充滿樂趣,煥發(fā)出一種貪婪的熱情。教師還需要有一種勝過任何人的耐心。絕不應該以自己的智慧代替兒童的智慧,既不要做兒童的統治者,也不要做兒童的仆人。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禁止學生們的活動和行為,對進步慢的學生要有無止境的耐心,對他們的成功要表示特別的歡迎。所以她的一句有名的教育格言是?quot;在觀察的同時耐心等待。"
  當初蒙臺梭利對智力落后兒童進行教育時,發(fā)現教具材料很起作用,是引起興趣的良好工具,但必須盡力勸勉兒童去連續(xù)操作。對正常兒童,情況就不同了,兒童自然地選擇它們并進行操作。通過這個事實,她發(fā)現兒童在適合他們需要的"有準備的環(huán)境"中,不僅對材料感興趣,而且能重復練習,集中注意,鍛練好的學習習慣和品質。這使她深深體會到物質環(huán)境的重要性,教師的責任只是引導和幫助,而不是干涉。
  蒙臺梭利認為教育是個連續(xù)不斷的過程,兒童的個性在發(fā)展的每個階段都不相同,前一階段為后一階段打基礎,作準備。每個階段的教育必須適應兒童的個性。傳統教育卻把各個階段割裂開來,一個階段的教師不能教另一個階段的兒童,也不懂另一個階段兒童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中學教師不懂小學的教學方法,小學教師不懂幼兒園的教學方法,而幼兒園教師也不懂小學教學方法。這是不行的。所以大約從她50歲以后,她的研究工作開始向兩個方面發(fā)展,一方面是青少年,另一方面是幼兒。她不特別看重教育方法,而看重兒童在每個階段的成長,努力為每個階段找出最好的教育途徑。
  1934年,法西斯統治意大利時期,她被迫離開自己的祖國,定居荷蘭。戰(zhàn)后,意大利政府邀請她回國重建法西斯時期被迫關閉的蒙臺梭利學校。她以70多歲的高齡,到處巡回演講,指導培訓班的課程,主持國際蒙臺梭利會議,在法國、意大利、荷蘭等國獲得了很多稱譽和獎章。82歲高齡時,蒙臺梭利在荷蘭逝世。
  美國教育家大衛(wèi)·埃爾坎特1983年在美國《幼兒》雜志撰文指出,在蒙臺梭利的全部工作中一直貫穿著尊重兒童的精神。這種尊重是一種熱愛和畏懼兼有的復雜情感。熱愛兒童包括重視他們的潛能,他們的好奇心,他們的能量,他們的冒險精神。
其次,蒙臺梭利認為兒童本質上是自我教育的。幼兒完全能夠通過自己的自發(fā)活動學習重要的概念和知識。成人沒有必要強迫兒童學習,或使用懲罰與獎勵。給兒童適合其發(fā)展水平的材料,就能使兒童從自己行為中得到及時反饋,兒童就能輕松愉快地學到許多東西。
  第三,教師也應該是自我教育的。兒童是教師的學習對象,兒童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進行學習,教師則通過與兒童的相互作用來學習。這種相互關系并不就此結束。在使用蒙臺梭利教具時,兒童發(fā)現自己做了一個不正確的操作,就知道自己錯了,因為結果看上去不對,于是嘗試著正確的方法,這就是學習。教師也以同樣的方式在學習。當教師采取了一個錯誤的行動時,兒童的舉止行為就能使教師發(fā)現線索,知道自己錯在什么地方。教師通過觀察兒童學習,就像兒童通過操作教具學習一樣。
  埃爾坎特指出,兒童時期的學習方式將決定他們長大成人以后的學習方式。經歷過蒙臺梭利教育的成人往往是獨立的、自我發(fā)動的和自主的學習者。相反,那些靠獎勵和懲罰訓練出來的兒童,不是從自己的行動中,而是從別人準備好的材料中進行學習的。他們將獲得完全不同的學習模式。這些模式也將伴隨他們的整個成年期。結果這種人不能通過自己的經驗來學習,只能通過別人提供的信息來學習。他們不會自發(fā)地學習,只會在有獎勵施行的時候才學習。這是蒙臺梭利教育思想中最獨特的一點,是它至今不同于其他早期教育方式的一個主要特征,也是她對學前教育學的永久貢獻

互聯網 baby61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