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反思】
1、在本次教學活動中,幼兒通過生動、形象的課件欣賞,初步了解散文內(nèi)容,能充分感受到散文中清新、寧靜的意境美,并通過模仿"筍娃、竹子媽媽"之間的對話,進一步感受到筍娃和竹子媽媽之間的濃厚親情;最后,教師鼓勵幼兒用自身的肢體動作進行表演,模仿并表演小筍娃的"想要長大、健康成長"的急切心情,讓孩子們逐步感受、體驗到散文中小筍娃的活潑、可愛、稚拙的形象之美,理解并感悟到散文中所描繪的故事情趣之美。
2、幼兒在欣賞散文、理解散文的過程中,產(chǎn)生了許多的問題。如:小筍娃長大后還能不能吃?為什么小筍娃長得很媽媽一樣高了,但是身體上還是包裹著一層黑色的外衣?為什么熊貓能吃竹子,我們?nèi)瞬荒艹灾褡樱繛槭裁葱」S娃一定要在春天發(fā)芽、長大,在其他季節(jié)不能長大?……教師請孩子們將這些問題保留到教學活動過后,然后采取"一對一"的形式幫助孩子們釋疑解惑,教師暫時不能回答的問題請孩子們回家后一起尋找答案。從孩子們天真、好奇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來,孩子們非常喜歡這篇散文,也愿意透過散文中所描繪的故事情境,去探尋"散文故事"之外的關(guān)于"小筍娃"的秘密。
附:大班散文《筍娃》
"滴答、滴答",小雨帶著春天的問候,來到了大地上,喚醒了躲在泥土里的筍娃們,它們使勁用尖尖的腦袋頂著頭頂上的泥土,都爭著想看看大地究竟是什么樣的。那個長得細細長長的小個子鉆得最快,他使勁吸了一口氣,用力一頂,哇,終于鉆出了地面。小筍娃爭大眼睛,看著眼前的美景:大片誘人的草地像一塊塊綠色的地毯鋪在小山坡上,星星點點的紅、黃、藍綴在上面,那是一簇簇剛開的小花。
沒多久,好多好多的筍娃也鉆出了地面。"媽媽,媽媽,你在哪里?"筍娃們大呼小叫著。"好孩子,媽媽在這兒呢。"筍娃們的頭頂上傳來了"沙沙沙"的聲音,他們抬頭一看,心想:難道那穿著綠衣裳、個子高高的竹子就是媽媽?她怎么和我們一點也不像呢?小筍娃們看著自己黑不溜秋、頭上長著幾根綠毛的身子,再看媽媽那一節(jié)一節(jié)圓圓的、長長的身子,非常奇怪。媽媽好像知道筍娃們的心思一樣,低著頭笑咪咪地說:"好孩子,別奇怪,過不了多久,你們就會和媽媽長得一樣了。""是嗎,那要過多久呢?我們好想快快長大,長得和媽媽一樣高,好看見更遠的地方。"春風輕輕地吹著,春雨輕輕地撫摩著,筍娃們慢慢地在長大,黑乎乎的外衣太小了,已經(jīng)包不住他們漸漸變粗、長高的身體了。不久,細細長長的竹枝上,又長出了綠綠的小嫩芽。陽光暖暖地照著,終于有一天,當筍娃們能拉到媽媽的手臂了的時候,他們高興地叫了起來:"哦,我們長大啰,長得和媽媽一樣高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