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字,每指對一次,我就給予積極的、歡呼狀的稱贊。招牌上的“牙”字多,兒子指認“牙”字的次數(shù)也多。一個“牙”字的認識就這樣在一個牙科門診前搞定了。
一段時間的識字啟蒙之后,兒子識字成癖。一次在他爸爸的辦公室里玩夠了,丈夫把我倆送到門口,我讓兒子跟爸爸擺手再見。他無動于衷,眼睛一直盯著門,胖胖的小食指著門號“212”。我問他:“哪個是1?哪個是2?”這對兒子早就是小菜一碟了,但我還是不吝嗇自己的贊揚,讓兒子一次一次地體驗成功,滋長自信心。走在樓道里的時候,我順便教他指認了廁所上的“男”、“女”二字,他很高興地學認了幾遍;丶业穆飞嫌幸粭l火車道,路旁邊有一個路標,上面畫了一個火車頭,還寫上了“小心火車”四個字。我指著火車頭給他講“這是火車”,他根本就不屑一顧,手指著底下的字讓我教他認。我指著“火車”兩個字說:“這兩個字是火車!狈磸投啻,他滿意了才放我走。才3天的時間,兒子通過情境式的學習方式能夠指認“爸、媽、姨、門、牙”等幾個字。教孩子學習,真可謂“天地閱覽室,萬物皆書卷”。
后來在實踐中我發(fā)明了一系列識字法,現(xiàn)無償奉獻專利,愿得到讀者朋友的修正。
(1)在墻上東一塊西一塊地貼上與實物相應的漢字卡片,比如門上貼“門”,窗上貼“窗”,床頭貼“床”等。
(2)單獨玩識字卡片。做識字卡片,要有兩套。一套貼在相應的實物上,一套用于單獨擺弄,讓孩子“指一指”、“拿過來”、“放回去”、“比一比”等,讓孩子在認字的同時跑跑腿,鍛煉鍛煉身體。
(3)動作識字,如打、走、跑、跳、爬、抱、踢、彎、吃、喝、眨等,他會邊模仿邊識字,興奮得不得了。
(4)表情識字,如哭、笑、睡、酸、辣……家長邊做表情邊讓寶寶認字,他會好奇地看著家長的表情,等明白了之后,“咯咯咯”地笑個不停,以后他拿起一個卡片就做相應的表情,家長更會為孩子的可愛相而“咯咯咯”地笑個不停。這種識字法讓一家人真正地體會親情融融、寓教于樂。
(5)踩字法,上面已經(jīng)介紹。
(6)吃東西識字,如蘋果、西瓜、香蕉等。
(7)激將法,識字后再出去玩,時間長了,他會以為這是出去玩前應該做的事情,不做反而不出去。
我用這些只在實踐中摸索而沒有經(jīng)過科學論證的方法,讓孩子與漢字親密接觸。兩歲的時候,兒子幾乎是認物與認字同時起步,說話與認字同步發(fā)展。兒子說話比較晚,但是我相信著急也沒用,在此之前,不妨讓“頭腦風暴”先刮在我的教育實踐里。于是他嘴里每蹦出一個字,我就讓他認識一個字。他會說“鞋”的那一天也是他認識“鞋”字的那一天,他會說“吃”的那一天也是認識“吃”字的那一天……當然,后來他的語言飛速發(fā)展,我的識字教學就跟不上了。不過,沒有關系,因為識字不是目的,教兒子對漢字產(chǎn)生深厚的感情,讓漢字對兒子有強大的親和力,長大后讓書籍成為孩子的精神食糧,讓閱讀成為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才是我對識字啟蒙的終極認識。(編輯:依林)
本文摘自《媽咪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