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米媽:
張教授及翩翩媽:
我有幾個問題想請你們談一談你們的想法:
1、你們贊成"大量閱讀能使孩子心智快速成熟"的觀點嗎?
2、你們認為對孩子來講,是"粗覽百家、博覽群書"好呢,還是讓他有選擇地、有針對性地"精讀"好?
3、你們認為文言文(古文)的閱讀從什么時候開始為好?閱讀文言文讀物有什么要注意的嗎?
4、煩請推薦一些文言文讀物好嗎?
托米媽:重點是語言能力和對文化的繼承
你好。無論孩子是剛剛開始學習說話,還是開始學習文言文,都是以學習語言為目的,以學習和繼承文化為目的。所以無論是孩子學習說話,還是小學的語文教學改革,都不能脫離這兩個目的。無論是要提高語言的能力,還是對文化的繼承,都必須要有鐵杵磨成針的功夫,沒有捷徑可走。你的孩子可能在五歲就會讀報紙、能識一、兩千字,但他讀的多是一些很低俗的讀物,他的語言、文化、思想能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不可能!現(xiàn)在的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大都是吃快餐文化,都能識很多字,閱讀能力肯定沒有問題,但不能說他們的語言能力很好,繼承的文化、思想很好。一個吃快餐文化長大的人,說他有很好的語言修養(yǎng),也不可能!
翩翩媽講上海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問題,我是持保守態(tài)度。一是書面語言的能力是有一定的基礎(chǔ),要有很好的口語能力,還要有一個口語到書面語言的過渡狀態(tài)的能力。在這樣的基礎(chǔ)上才使孩子能開始很好學習、掌握書面語言。但對全國大部分兒童,在入學時,這兩方面的基礎(chǔ)都比較差,相當一部分很差。需要在入學后兩年或者更長的時間來學習、彌補。這個教材只對學齡前語言能力發(fā)展比較好的孩子合適。我現(xiàn)在小學去,就呼吁能在小學一、二年級注重讓大部分孩子多聽故事、所講故事,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才能學好、掌握書面語言。對這個教材和教學方法的另一個疑慮是既是孩子有良好的語言基礎(chǔ)。在二年級之前,老師的主要任務(wù)是讓孩子能是足夠的字,反復閱讀,達到提前閱讀的能力,但是可能就忽略了對孩子文化和思想的學習、領(lǐng)悟。而這才是我們教育孩子的目的。
文言文的學習無論是從語言還是從文化、思想上都是中國語言、文化的的頂端。必須學習,但是要有很好的基礎(chǔ),才能開始學習。不知道你的孩子現(xiàn)在處于什么程度。
托米媽:
感謝張教授及翩翩媽:
這兩天工作特別忙所以沒及時回貼,反反復復讀了你們的回貼,我很感動,你們在這些問題上的想法如此精辟,一語中的,有些地方我還需要好好地琢磨琢磨,認真地想一想,估計我能站到你們這個高度來看待問題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雖然我的孩子還小,但我也經(jīng)常在思考這些問題,我感覺要使他今后有良好的文學素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能養(yǎng)成的,非得有深厚的文學底蘊、扎實的基礎(chǔ)才行,正好張教授所說的"沒有捷徑可走"。有幸的是,我在論壇里張教授及各位媽媽的身上學到了非常寶貴的東西,在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過程中,還需張教授各位媽媽的指教和點拔,再一次的感謝!
囡囡媽小南:
囡囡識字
在和一些大孩子家長的交流時,聽說,等到囡囡上學的時候,全部要用現(xiàn)在試點的教材。語文的識字量很大,三個月內(nèi)要認識750個字。除了識字,還有英語、拼音和數(shù)學。
雖然囡囡還有一年才上學,為了讓她在上學前有充分的準備,我們開始想方設(shè)法增加她地識字量。
開始的時候,我們買了好多幼兒識字本。上面圖文并茂,內(nèi)容不錯。有日常用品、食物、交通工具等,囡囡接受得也是很快得。漸漸地,我們覺得,圖片、卡片的信息量有點不夠了,她已經(jīng)能認200個左右的字了。
我給她準備了一塊小白板,每天寫一些她生活中的小事。比如,今天洗澡后,我不小心把粉涂在臉上,象長了白胡子。
她對這樣的方法很有興趣,每天的識字量也有所提高,同時,我也鼓勵她自己看一些有簡單文字的低幼讀物。等再過一段日子,我打算鼓勵她自己說,然后我把她的話記錄下來,鍛煉她的表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