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講故事
寶寶喜歡聽大人講故事。家長一定要滿足寶寶的要求,促使寶寶學聽話。家長給寶寶講故事時,開始要講得慢而簡單,發(fā)音清晰,最好伴隨有動作和表情,以激起寶寶的興趣。慢慢地,可以一邊指導寶寶看圖畫書,一邊給他講書里的故事。為了培養(yǎng)寶寶的語言,一個故事最好重復講幾遍,而且一次要比一次講得好。寶寶大多愛聽講過的故事。大人還可以根據(jù)寶寶的特點自編故事,用它來加強寶寶的行為規(guī)范和思想品德教育。
帶寶寶玩游戲
讓寶寶在游戲中學話。寶寶1周歲以后會走路時,可以教他一些簡單的游戲,如踢彩球、爬梯子、堆識木等等。家長邊教他玩,邊解釋說明,并在游戲過程中有意識地教他一些概念,如“踢高點”、“低點”、“快點”、“慢點”等,那么寶寶也會學著家長的樣子和話語,跟著家長一起說,這樣不但鍛煉了寶寶的語言能力,也同時促進了寶寶的動作發(fā)展。
戶外活動不可少
寶寶1 歲半的時候,可以常常帶到戶外、公園去玩,引導他仔細觀察遇到的事物,并告訴他們的名稱和特點;丶液,要他回憶在外面看到的東西,并盡量幫他用較完整的話敘述出來。這樣,不但豐富了他的語言詞匯,而且鞏固了記憶,增長了知識。
1歲半到2歲時,是言語發(fā)展最快的階段。在這期間寶寶之間的個別差異也較明顯。他們已開始說多詞句,學會使用各種基本類型的句子,出現(xiàn)了復合句;喜歡交際,愛發(fā)問;愛聽故事和兒歌,并能記住一些故事情節(jié)。這時家長的訓練方式可以轉(zhuǎn)變?yōu)橐韵聨追N:
復述故事
先要寶寶跟著家長說話,家長說一句,寶寶跟一句,從簡單的規(guī)范短句教起,如“寶寶真聽話”,“寶寶愛看書”。然后教長一點的句子。要盡可能講普通話,把詞吐清楚,力求說得準確。給寶寶講完一個故事后,要寶寶簡單地復述。寶寶講得不完整,可立即幫他糾正并給予及時的鼓勵。
看圖說話
讓寶寶看著有圖畫的書,先向他提出問題,讓他看圖講給家長聽,如“小山羊在干什么?”,“大灰狼在干什么?”然后讓他看著圖連貫起來講給大人聽。講得好時,要及時鼓勵。這對促進寶寶大膽講話,講完整連貫的話很有好處。
背詩歌,唱兒歌
寶寶很喜歡有韻的兒歌和詩歌。即使不懂,也愛大聲讀、唱。家長可以教他一些兒歌,要求他背出來。還可以教寶寶一些淺易的古詩,如“床前明月光”等等。這樣,既發(fā)展了語言,又學到了知識。
在寶寶周歲這個關(guān)鍵時段,通過以上方式來鍛煉寶寶的語言能力,讓寶寶語言能力達到質(zhì)的飛躍。同時,教寶寶講規(guī)范、流利的語言,不單教他們會說,還注意教寶寶使用美好的語言。這樣在發(fā)展寶寶語言的同時,也隨之培養(yǎng)寶寶良好的人格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