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我們知道您有個女兒,在對女兒的教育上,您有什么實例嗎?
孫云曉:那可太多了。比如吧,我女兒小學四年級的時候,愛睡懶覺。早上她媽媽叫她,“起床啦。”“待一會兒!薄霸撈饋砹!”“待一小會兒。”真要是晚了,就說“都是你們,讓我遲到了,怎么辦啊”。后來,我給她一個鬧鐘。我告訴她,從明天開始,該幾點起來你自己上鬧鐘,鬧鐘響了不起來,你就是睡到中午12點也沒人叫你。剛開始幾天不行,鬧鐘一響,她手一抬就按掉了。結果睡過頭遲到,我們也不說話,她自己也沒話好說。幾次下來,她自己就開始想辦法,放兩個鬧鐘,再把鬧鐘放在手夠不到的地方。也就是一個星期的時間,她再也沒有遲到過。
孩子是在體驗中長大的,不是在說教中長大的。一位教育學家曾經(jīng)說過教育有一個原則,孩子進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
記者:可是,像您這樣“狠”得下心來的家長恐怕不會太多吧。
孫云曉:應該說還是越來越多了,現(xiàn)在的家長也在漸漸分化。的確有不少替孩子想得太周到、太細致的父母。我在西安講課,一個媽媽說孩子總是丟三落四,她的辦法是什么呢,在孩子每個口袋里都放著錢,每個口袋都裝上名片。
而另一位母親,則全然不同。孩子去夏令營,媽媽問,東西都準備好了嗎,孩子說,都好了,你就別管了。這個媽媽一看,衣服帶得不夠,手電沒帶,就問孩子,那邊的氣候你知道嗎?衣服夠不夠?晚上活動的東西都準備了嗎?孩子答,沒問題。這位媽媽就沒再說什么。第二天,孩子背著包就走了。一個星期后,孩子回來。媽媽問,玩得開心不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