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注定觀察的能力。
我愛蔬菜
菜市場或超市的時候別忘了帶上寶寶,你可以預先和他商量你們要買哪些蔬菜,然后引導寶寶依據(jù)他平時的觀察和記憶說出這些蔬菜的特征,特別是一些細微的差別,如果有說錯的地方,媽媽可以先不斷然否定,只是表示懷疑,進而引起寶寶的注意,這樣,也就使寶寶隨后的觀察更有目的性了;選購蔬菜的時候,媽媽別忘記提示寶寶對剛才說錯的地方進行特別關注;回家后,再引導寶寶對蔬菜進行分類,可以按照顏色,也可以按照形狀,只要寶寶有自己的分類標準,這樣也同時鍛煉了寶寶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我家在哪里
地圖是一樣訓練寶寶觀察力的絕好工具,空閑的時候,媽媽便可以將地圖平展開來,母子二人的地圖探索之旅就可以開始了,地圖的挑選可以按照本市地圖、中國地圖、世界地圖依次升級;觀察的目標也可以從寶寶最熟悉的自己家所處位置開始,慢慢擴展到幼兒園、小朋友家、奶奶家、動物園等等。這種訓練對鍛煉寶寶觀察力的持久度很有幫助。
水少了嗎
找兩個杯子,一個“瘦高”,一個“矮胖”,先在其中任意一杯中倒入半杯水,讓寶寶看清楚,然后再將水倒入另一個杯子,由于兩個杯子底面積有差異,所以水的高度會有明顯不同,引導寶寶仔細觀察媽媽操作的過程,特別注意觀察先后兩個杯子的水面高度有何不同,并請他思考:第二個杯子里的水比第一個里的少了嗎?這便是著名的兒童守恒概念實驗。也許寶寶會對此感到很迷惑,沒關系,實際上,科學實驗表明,大約7歲的孩子才能充分理解液體守恒概念。但對于幼兒,這絕對不失為一種在寶寶觀察事物過程中促進其思考事物內在聯(lián)系和本質特征的好方法。
森林聚會
找來各種動物卡片,模擬一個森林聚會的場景。媽媽可以一邊給寶寶講故事,一邊請寶寶給動物進行分類。一開始,寶寶可能會毫無章法地將這些動物分類,媽媽可以在一旁耐心地看,然后向寶寶發(fā)問:“你是按照什么標準給動物們分類的呢?”寶寶可能答不上來,這時,媽媽不要急,給他一定的思考時間,然后說:“你看,媽媽也給他們分分類,你看和你的有什么不一樣。”然后,媽媽可以按照飛禽、走獸、兩棲等的標準給動物卡片分類,而后,盡量讓寶寶觀察并說出它們之間的異同。說不上來也沒關系,媽媽可以用一連串的問題引導寶寶來觀察和總結不同種類動物之間的差別,比如:“你看,它們都有幾條腿呀?”“它們有翅膀嗎?”……總之,要盡量給寶寶觀察和思考的時間,要引導他更好地觀察,而不是父母代替他來觀察,一股腦兒地告訴孩子一切。
訓練寶寶觀察力TIPS
給出寶寶具體明確的觀察目標,目標越具體越好。
要選用能引起寶寶足夠興趣的事物作為觀察對象。
訓練時,父母應隨時教給孩子有效觀察的方法。
父母要善于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隨時隨地鍛煉寶寶的觀察力。
對于寶寶主動而新奇的發(fā)現(xiàn),父母要給予及時恰當?shù)脑u價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