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是你的私有財產(chǎn),他有自己的生活和世界。有太遠的路你不可能陪他去走,他必須獨自步入人生的考場,去應對那些你永遠無法料及的莫測風云。
很多初中、甚至高中畢業(yè)生的父母告訴我,當孩子馬上就要離開他們?nèi)プ⌒W習的時候,才開始明白應該怎樣去帶孩子。對于剛剛為人父母的年輕朋友們,你們不希望在十余年后留下這么多的遺憾吧!
起床就像一場戰(zhàn)爭
孩子上了高中,要住宿,這可愁壞了孩子的父母,不為別的,就為孩子每天起床這件天大的事。父母跟老師說:不怕老師您笑話,我家孩子每天起床都像一場戰(zhàn)爭,兩個鬧鐘根本鬧不醒他,必須得有人去推他,推勁兒小了還不行,得使勁推,好不容易推著坐起來了,你這邊剛抬腳邁出門去,他那邊又躺下呼呼睡著了——你說我家寶貝這覺怎么就這么多呢?這位父母還真有辦法,自己不能每天跑30多公里的路來把孩子從被窩里拽起來,就把這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交給了孩子的“舍友”,每天起床的時候由舍友推他。那父母也不讓人家白推,聲稱可以“按月付酬”,只是人家舍友境界挺高的,說什么也不要。
“起床像戰(zhàn)爭”的并不止這一個孩子,在這場戰(zhàn)爭中與孩子“并肩作戰(zhàn)”的也不止這一位父母。宿舍樓里裝有電鈴,鈴響了,熱被窩里的“懶蟲”卻舍不得起來,再“瞇”一會兒是因為心里有指望——5分鐘后,冷酷的電鈴不響二遍,溫柔的電話卻會準時響起——親愛的爸爸媽媽會打來電話,喚寶貝起床。偶爾一次叫得不及時,誤了早操,老師批評學生,學生批評父母,父母呢,只有乖乖聽著的份兒。
“賴床”只是一個小小的毛病,但是,“賴床”的孩子大都善于憐憫自己、遷就自己,不愿意直面困難迎擊挑戰(zhàn)。在起床這場戰(zhàn)爭中屢戰(zhàn)屢敗的人,連太陽都不懂得去迎接,又怎么可能擁有朝日般的輝煌人生?
開水它不長眼呀
宿舍要求大家輪流做值日,每當輪到一個女生值日的時候,她的老媽就大老遠跑到學校來,放下笤帚拿拖把,在宿舍里好一通忙。她到開水房打水時,簡直成了學校一景——一手提3個暖壺,像雜技演員一樣,被6個色彩絢麗的暖壺簇擁著從水房向宿舍樓走。教導處的老師掌握這一情況后,批評了那個女生,希望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總煩勞老媽來幫忙。女生答應了。但時隔不久,學校里就又開始上演那個慈母的“雜技節(jié)目”了。教導處的老師只好直接與這位父母對話:希望您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做好她力所能及的事,希望您不要粗暴地剝奪您女兒勞動的權(quán)利。這位父母聽了之后十分生氣地說:敢情不是你們家的孩子!實話告訴你說,我們家閨女在家時從來都不摸暖壺的,喝水都是我和她爸給她倒——那開水它不長眼呀,說燙了你就燙了你!一個細皮嫩肉的女孩子家,哪禁得住開水燙呀?弄不好出了傷,那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啊!
我認識一位外科醫(yī)生,手的功能被他開發(fā)得令人叫絕,那一雙操手術(shù)刀的手,善丹青、長書法、會彈琴、能鉤編,68歲上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