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健康的孩子就好比一棵樹,必須以善良為根,正直為干,豐富的情感為蓬勃的枝丫,這樣才能結(jié)出美麗善良的果子。善良的情感及其修養(yǎng)是人道精神的核心,必須在童年時細心培養(yǎng),否則難有效果。
我們常常聽到母親們的抱怨:孩子如何不關(guān)心母親,有的甚至打罵母親。母親用血乳養(yǎng)育了孩子,孩子卻忘恩負義。
故事一:曾經(jīng)有一個男孩,滿口臟話,經(jīng)常欺負女生,甚至對女老師也不恭,他的母親也多次來校向老師哭訴,這孩子如何對她無禮。雖經(jīng)老師教育,但收效甚微?此臉幼,瘦瘦弱弱,并不是那種天生一副野蠻相的孩子。原因究竟在哪里?直到有一天老師去家訪才恍然明白。那天開門迎接老師的是他的父親,老師便隨口問了聲孩子的母親在哪里,他的父親則輕蔑地說:“還癱在床上呢,死豬婆!”父親如此當著孩子的而且不顧有外人在場侮辱自己的妻子,怎么可能在孩子心中樹起母親崇高神圣的形象呢?孩子又怎么能很好地去尊重他周圍的女性呢?老師憤怒至極,當著孩子,批評了他的父親,這位父親也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的不利影響,感到慚愧和后悔,向妻子道歉,后來學(xué)會了尊重妻子。這個孩子的毛病也慢慢改掉了。
可以說,一個孩子假若沒有善良,他的聰明、勇敢、堅強、無所畏懼等品質(zhì)越是卓越,將來對社會構(gòu)成的危險就越可怕。
故事二:有一次,一群六年級男生在廁所踢打一個有著明顯智力障礙的五年級學(xué)生小新。小新本來就長得十分矮小,加上弱智,因此毫無抵抗能力。被踢翻在地上的小新瑟瑟地縮在墻角里,抱頭哭泣。他的白襯衫上滿是污穢的鞋印,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圍觀的同學(xué)很多。老師們震怒了。班主任立即叫來自己班上的參與者,進行了狠狠的批評和教育。
在孩子中這種恃強欺弱的現(xiàn)象非常普遍,只是這一次把這種行為演到了更加激烈的地步。這對一個毫無能力抵抗的殘弱孩子實在是一種殘暴的行徑,是缺乏同情心、泯滅善良的表現(xiàn)。而學(xué)生們則普遍認為這只不過是一種無聊的行為。這說明我們在千方百計使孩子變得強壯的同時,忘記了在孩子心中撒播善良的種子。
查爾斯·赫梅爾說:“我們的星球,猶如一條漂泊于驚濤駭浪中的航船,團結(jié)對于全人類的生存是至關(guān)重要的。”為了人類未來的航船不至于在驚濤駭浪中顛覆,為了使我們的孩子成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員,父母朋友們,我們有責任培養(yǎng)好自己的小水手,讓他們擁有勇敢、堅定、機智的美德,同時也讓他們成為一個心靈豐富的人,懂得善良。同情、友愛、關(guān)懷……
故事三:馬宇歌是中央電視臺“大風車”節(jié)目小記者。父母均為普通公務(wù)員。她和許多同齡孩子一樣,還脫不了一臉稚氣,每天背著書包上學(xué),課間和同學(xué)一道玩耍,放學(xué)后和同學(xué)一樣回家做作業(yè),有時還要幫媽媽做飯……她并不比別的孩子高大早熟,也不比別的孩子多兩只手或兩只腳,她的時間也不可能比別的同學(xué)更多,但她卻比同齡孩子走了更多的路,見了更多的人,做了更多的事,也有著更大的知名度。
馬宇歌的父親叫馬弘毅,馬弘毅常常給小宇歌講故事、講歷史。小宇歌至今保存著兩塊珍愛的徽章,一塊上面寫著“博愛”,一塊上面寫著“天下為公”,她常常將它們別在胸前,那是小時候爸爸送給她的,爸爸希望她長大成為一個愛自己的國家、愛自己的民族、有社會責任感的人。他告訴宇歌,人不能光為自己活著。要像孫中山先生等志士仁人一樣,以天下為己任。
上學(xué)后的宇歌,在學(xué)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