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以朋友的身份幫助你。
四、語氣(tone)。孩子的心理敏感程度比任何一個成人都要高出很多,他會在意你對他說話時的語氣。他可以明確地判斷出你跟他的交流是出于真心還是抱有目的。所以,以一種歡快的、輕松的、平和的語氣去和孩子討論或者聊天將非常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孩子是會接受你的潛移默化的,你使用的語氣其實就是一種暗示行為,它將使孩子在今后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沒那么緊張,并習慣于輕松地思考。
五、獨立(independence)。這是讓孩子形成自我主見的最好方式。無論碰到什么問題,尤其是關系到原則的問題,你可以敘述自己的立場,然后要求孩子獨立地總結和思索這個立場,再由他來確定問題的最終所在。否則,孩子根本沒機會來表達他的感受,會很容易形成違拗心理或者被動認可心態(tài),對你們之間的交流和對孩子未來性格的形成都沒好處。
六、公開(open)。尊重孩子的隱私,不在背后議論他,對孩子出現的問題開誠布公地討論是能夠獲得孩子信任的重點之一。孩子最害怕的事情就是關于他的事情你卻瞞著他,他會很擔心你對他的看法,要是長期這樣下去,他的心里話就不會和你說了。
七、肯定(affirm)。孩子需要的鼓勵遠遠多于批評,因此,當孩子做出任何值得肯定的事情的時候,你都要真誠明確地表現出你對他的肯定,孩子會深刻地記住這些鼓勵,他會遵守這些規(guī)則,直到他習慣這些良好的作風和行為。你不必擔心孩子會為此驕傲自滿,你要知道,只有在得到過分夸獎的時候,他才會滋生傲慢。
八、平等(equality)。真正的平等來自互相尊重,表現在生活中就是你要創(chuàng)造讓孩子批評你的機會。無論從體力還是從心理狀態(tài)來講,孩子都是弱者,你不能以大人的姿態(tài)去“管教”他。孩子最知道委屈是什么,你給他的委屈越多,你離他的距離就越遠。你給孩子創(chuàng)造批評你的機會,就是要孩子知道他真的可以這么做,而且可以不必擔心地這么做。等什么時候孩子真心覺得他實在找不出什么可以批評你的時候,你做“大人”做得就算是差不多優(yōu)秀了。
這八個原則的建立會使你很快感覺到,與孩子做朋友的滋味顯然不同于只做“大人”的艱辛,孩子將會主動向你講述他的種種疑惑,你也可以輕松地和孩子推心置腹,并且,你有機會和他一起經歷他的喜怒哀樂,掌握引導他的第一手材料,那對于你來說,才是事半功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