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群居動物,人和人生活在一起就不可避免有交流有互動,所以爸爸媽媽和小寶寶更加需要互動,一方面互相了解,一方面促進孩子的溝通交流能力。很多父母都不知道怎么跟自己的孩子互動,總覺得自己的孩子不聽話,很難帶,有句話說“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套用一下,沒有帶不好的娃,只有不會帶娃的爸媽。親子互動重要的7分鐘,來學一下,希望能幫到你們。
親子互動不可缺少的7分鐘你做到了嗎,別再埋怨孩子難帶了
1、一分鐘激勵
激勵能使人自信,激勵能讓人心懷希望,激勵能使人感到幸福。雖然孩子會犯好多錯,一味地責罵孩子,只會讓他更加自卑或者叛逆,后果就是犯的錯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孩子出現(xiàn)過錯以后,一定要進行糾正,但在糾的同時,應該用鼓勵孩子自己來改正。比如調(diào)皮的孩子不肯吃飯,一邊吃一邊玩,最后把碗打翻了,撒了一地,這時不要急著打罵孩子,給個你很生氣的眼神讓他自己去認識自己的錯誤,或者用比較嚴厲的語氣跟他說:“你這樣做對嗎?為什么?你要怎么做?”幫助孩子認識錯誤后,要及時鼓勵他知錯能改,幫忙收拾撒在地上的飯,并保證下次不能再犯了。
2、一分鐘傾聽
傾聽,有助于增進彼此的了解。孩子雖小,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做的事情也是有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要多聽聽孩子的想法,鼓勵孩子多表達自己思想,當你了解了孩子的想法,就不會覺得孩子怎么那么無理取鬧了。
親子互動不可缺少的7分鐘你做到了嗎,別再埋怨孩子難帶了
3、一分鐘游戲
每個孩子都喜歡玩游戲,笨拙的孩子在游戲中找樂,聰明的孩子在游戲中找知識,杰出的孩子在游戲中增智慧。親子游戲不僅可以增進家長與孩子的情感,還可以提高孩子的生活興趣,調(diào)整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所以,爸爸媽媽們,無論多忙,抽點時間陪陪孩子做個小游戲吧。
親子互動不可缺少的7分鐘你做到了嗎,別再埋怨孩子難帶了
4、一分鐘接觸
嬰兒在感受到父母的撫摸都會安靜下來,更何況大一點的孩子。父母與孩子的肌膚接觸,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讓他們覺得很有安全感。所有,平時爸爸媽媽們不要吝嗇自己的愛,要多摸摸孩子的頭、肩膀、握握孩子的手,通過接觸來傳遞父母與子女的親情,傳達給孩子愛和力量。
5、一分鐘參與
中國的家長比較容易陷入專治的圈子里,認為孩子還小什么都不懂,什么事情都幫孩子做決定。你可以試試家里的事情都讓孩子參與一下,比如買風扇、電視機等,讓孩子也來發(fā)表意見,引導孩子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不僅聽話了好多,溝通能力也變強了,人也更加自信了。
親子互動不可缺少的7分鐘你做到了嗎,別再埋怨孩子難帶了
6、一分鐘贊美
人都愛聽好話,都喜歡人贊美,孩子也更加喜歡。孩子作業(yè)拿了100分,孩子把玩具收拾好了,孩子今天很乖自己去睡覺了,等等這些小事,爸爸媽媽都可以夸夸你的寶貝,這樣他們會做得更好。所以,不要吝嗇你的贊美了,多夸夸自己的孩子吧。
7、一分鐘矯正
小孩子辨別是非對錯的能力還不強,很多事情都是無心去做的,做錯了父母要多點耐心給予矯正。比如孩子喜歡學大人說粗口,我們要告訴他,說粗口是不對的,不禮貌的,那是一件所有人都不喜歡的事情,并不是值得炫耀的。說一次,孩子可能不懂,也不會那么快去改掉,所以矯正這一分鐘需要很有耐心,多次進行,爸爸媽媽們可不能急于求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