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伊始,嬰兒往往用哭聲來表達他對吃、睡眠和擁抱的需求,但這還不是一種社會交流,直到滿月以后,人生第一個微笑的出現(xiàn)才是傳達他們想要交流的訊息。
大約在四五個月的時候,寶寶無聲的微笑會變成發(fā)出聲音的咯咯大笑,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他們會逐漸理解幽默的含義。一個認同并支持幽默的家庭環(huán)境對培養(yǎng)孩子的幽默感是很重要的。這里我們將告訴你一些讓寶寶笑的竅門,以便你們更好地溝通。
起初的笑
寶寶的第一個笑容通常是對逗他的人(媽媽和爸爸)的回報。據(jù)邁阿密大學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多雷士·伯根(Dris Bergen)說,父母的鬼臉、可笑的聲音會讓寶寶覺得有趣并興奮起來。當父母發(fā)出有趣的聲音,他們的情感電波會傳遞給孩子,孩子會因此感到安全和滿足,他會手舞足蹈地笑。
一段時間后,能夠令嬰兒咯咯大笑的是身體上的快樂:父母邊拍他的肚子,邊發(fā)出砸舌頭的聲音;搔他的腳底板;把他舉起來,輕輕地在空中拋。大約4個月的時候,孩子會因為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事物而微笑,當你夸張地瞪大眼睛,張大嘴巴,并發(fā)出“突、突”的聲音時,他會因為這種極其簡單的傻動作而咯咯大笑。
寶寶咯咯笑的時候意味著他正在享受,但此時他對幽默還沒有真正的意識,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他會逐漸形成對幽默的辨認能力。
幽默感的出現(xiàn)
寶寶9個月的時候,幽默感開始出現(xiàn)了。雖然他仍會因為你拍他的肚子而快樂,但他的笑容會反映出對世界更高級的理解。這種理解表現(xiàn)為下面幾種幽默:
1、破壞規(guī)則:亂扔食物或是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會讓寶寶興奮地大叫。發(fā)現(xiàn)這些行為的樂趣表明孩子已經懂得什么是規(guī)則,并知道怎樣去破壞規(guī)則了。
2、消失的東西:類似的游戲包括捉迷藏和變魔術等。當將要發(fā)生的事情符合孩子的預計時,他就會快樂地大笑。這種幽默感表明孩子已經抓住了事物的本質——那些暫時從視線中消失的事物仍然存在。
3、悖論式的幽默:這種游戲的獲得首先要有令人吃驚的元素,即嬰兒認為某件事情將會發(fā)生,然而結果卻與他預料的完全不同。比如說跟他玩分離游戲,告訴他媽媽要走了,要去上班了,當寶寶因為媽媽的離去而大哭時,媽媽又探頭出現(xiàn)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已經有了一些邏輯思維,他知道什么將會發(fā)生,也有能力注意到應該發(fā)生的事沒有發(fā)生。
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對同一件事感興趣。這很大程度取決于你寶寶的氣質和他對特定刺激的反應。比如一個非常敏感的孩子會憎恨“飛行”游戲,而喜歡被呵癢。
從視覺游戲到語言游戲
在生命的第一年,悖論式幽默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視覺的刺激,但在第二年,當蹣跚學步的孩子開始使用語言時,幽默表演的范圍被大大擴展了。例如,當你呼喚孩子時,你假裝不知道他的名字,而用別的什么稱呼他。
大約兩周歲的時候,你的寶寶已經會模仿游戲了。當你開始一個游戲時,他能熟練地跟著你的節(jié)拍,甚至在你押韻的兒歌中替換一個他所熟悉的詞。
嬰兒期的寶寶會通過活動來吸引大人的注意。他們可以輕易地發(fā)現(xiàn)他們就是舞臺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