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旖旎 我忘了自己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喜歡起閱讀。我只記得在我小學的那段回憶里,我常期待著每個星期三的到來,因為那一天是學校售賣《知識畫報》及到圖書館借書的日子。當帶著滿滿的讀物回家時,我的心情總是特別歡欣。眼前這一本本的故事書,就猶如一塊塊美味的蛋糕,等著我慢慢地去咀嚼,我會饑餓地不錯過里頭的每一個圖文。 閱讀所帶來的好處眾所周知。我本身確實也從閱讀習慣中受惠不少。雖然還不至于稱得上滿肚墨水,形象上也不見得會散發(fā)書卷氣息,但,從閱讀里所獲得的那一點一滴的知識、喜悅以及充實感讓我的生活變得更踏實。 班上營造閱讀風氣 我喜愛閱讀,也享受閱讀;同時也希望我的小朋友會和我一樣喜歡閱讀、享受閱讀。因此在這年頭的開始,我設下了一項班級經營計劃,目標是要培養(yǎng)孩子們喜歡閱讀的習慣。 要在班上營造閱讀的風氣,首先就要提供理想的閱讀環(huán)境。我規(guī)定自己要常更換閱讀角落里的書本,而選擇的種類也會多元化,如故事書、繪本、百科全書、童詩集等等。接著要做的就是讓小朋友們對這閱讀角落產生興趣,并會主動翻閱里頭的書籍,享受閱讀的樂趣。 我效仿一般的行銷策略,要推銷產品就要消費者先認識產品,我想書籍也是需要經過推薦,才會引起更多人的注意,不然的話,再好的著作也將會淪落為一迭沉靜的廢紙,苦苦等待有緣人來揭開它那層朦朧的蜘蛛網面紗。因此在這期間,我每天固定挪出了10分鐘作為講故事時間。小朋友輪流從閱讀角處選擇自己想要聆聽的故事書,交由我這位老師去向他們述說。小朋友對該故事有了概念,當過后自己再翻閱時會更有意義及樂趣了。 除此之外,我也利用點心過后的殘余時間作為小朋友的自由閱讀空間。經過一段時間后,班上的小朋友都會很自然地在他們各自用完點心后,到閱讀角處遨游書海。同時我自己也會參與一份,和大家一樣專心地閱讀。其實作為老師的我,在那段時間里是很難投入在閱讀當中的,因為我主要的工作還是不能忽略觀察我的小朋友,我這樣做是為了展示出一個榜樣:老師和你們一樣喜歡閱讀。 帶小朋友泡圖書館 我也帶了小朋友去泡泡圖書館。幼兒園附近的那所公共圖書館有著很完善的措施與設備,藏書量更不是幼兒園可以相比的。在這舒適恬靜的環(huán)境里閱讀絕對是頂級的享受。我向小朋友說明了圖書館的功用,也介紹了里頭的設施,更是進一步教導大家如何使用圖書館,這就包括了保持安靜的態(tài)度,閱讀后該如何處理那些書本,借還書籍的程序等等。 其實我是多么希望家長能常常帶小孩來泡泡圖書館,成為家庭中親子的悠閑活動。但是從整體上來看,這樣的風氣在本地似乎吹不起來,大部分的家長還是比較偏愛逛櫥窗多過于浸泡書海。 圖書館之游后,我在班上成立了迷你型的圖書館制度。小朋友輪流被委任當圖書管理員,負責照顧及打點那小小的角落。每個小朋友都有機會享有借書回家看的權力。以目前的狀況來看,圖書角的生意可說是蒸蒸日上,已經一洗以往的慘淡行情。 閱讀別硬要求認字 閱讀對我來說是人生一大樂趣。這種感覺是很難用言語文字去形容的。當視覺上攝下的那一段文字或畫面觸動了內在的心坎時,涌上喉的也許是一股清流、震撼、激情、感動或歡愉,這些力量皆是可以令人成長的資糧。 很多家長老是喜愛將閱讀和對認字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