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個小男孩,踢足球時踢破了鄰居的玻璃窗,鄰居索賠12.5美元。男孩向父親認錯后,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負責(zé)。他為難地說:“我沒有錢賠!备赣H說:“這12.5美元借給你,先拿去賠給人家,一年后還給我!睆拇,這個男孩每逢周末、節(jié)假日,便外出打工。經(jīng)過半年的努力,他終于掙足12.5美元還給了父親。 這個男孩就是后來成為美國總統(tǒng)的里根。 另一個故事也發(fā)生在美國。 湯姆搬進新家不久,有一天,門鈴響了,湯姆打開門,一個小男孩站在門前,他自我介紹叫亨利,并指著斜對面那棟漂亮的房子,告訴湯姆那是他家。然后問:“我可以幫你剪草坪嗎?”湯姆看著他那瘦小的身材,很難相信他能夠剪這前院、后院面積頗大的草坪,不過,既然是他主動要求做,就點點頭說:“好!” 男孩很高興地推來剪草機,開始工作。他把笨重的機器推來推去,剪得相當(dāng)整齊。 完成工作后湯姆付給他10美元,好奇地問他:“你掙的錢做什么用?”男孩說:“上個星期我過生日,爸爸送我半輛自行車,我要賺另一半的錢。如果下個星期再讓我給你剪草坪,我就可以去買了。” 從那以后,湯姆家剪草的工作就給男孩承包了。慢慢地,附近幾家的草地也都包給他去做……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只要家長掌握好“扶”與“放”的尺度,讓孩子承擔(dān)起他應(yīng)負的責(zé)任,他就能在您的牽引下走向獨立的人生之路。(來源/星星生活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