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子成龍、忘女成鳳,當父母的都想把孩子培養(yǎng)成才,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孩子是個任重而道遠的“苦差事”,這就要我們做父母的,在對孩子傾注了熱情的同時,還要講究科學的方法與技巧。
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不能讓其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給他們買大量的滋補營養(yǎng)品,或是給他們報一些藝術學習班,生怕孩子不“開竅”。還有不少父母認為,孩子是“補”出來的。
那么,聰明與健康是“買”來的嗎?當然不是,其實健康是“攆”出來的。我舉一個不太恰當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圈養(yǎng)的牲口雖然上肉很容易,但體質差。而放養(yǎng)的牲口,則生得膘肥體壯,壽命也更長。為什么圈養(yǎng)的牲口吃的飼料多而好,體質卻那么差?答案再明顯不過:放養(yǎng)的牲口因為身體親近了大自然,得到了更多的鍛煉,身體自然更加健康。
教育孩子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我們對孩子過于溺愛,只是一味地給他們吃過多的滋補品、報一大堆藝術學習班,而不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那么我們的教育就是失敗的。
要想讓孩子健康聰明地成長,就要把他們當“驢”來放養(yǎng)!科學研究表明,家長帶孩子每周步行8公里左右,對孩子的成長非常有利,這遠比吃那些保健品要強百倍。
因此,我們盡量要帶孩子到野外運動,如果沒有條件,就選擇在城市的樹林里兜圈、步行,孩子的小胳膊小腿也能得到鍛煉,身體會更加靈活與強壯。這樣,孩子通過“放養(yǎng)”,他們的認知能力與自信心都會增加,這要遠比把他們“囚禁”在溫室里強百倍。
當然,凡事都有個度,大人也不能讓孩子做過多的運動,否則會得到欲速則不達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