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我路過一個小公園,當時有初冬的暖陽,也有和煦的微風,在這樣舒適的環(huán)境里,突然有一個小身軀吸引了我的目光。
小男孩約莫一歲,才剛學會走路,步伐都還沒踩穩(wěn),已然在小公園里搖搖晃晃地走動,我見他預備把手上的小樹葉放進口中,趕緊告訴他:“小朋友,那是不可以吃的喲!”
這樣年幼的小孩,怎么不見身旁有大人照顧呢?
我再環(huán)視周圍一番,才發(fā)現(xiàn)原來現(xiàn)場有三位托兒所的老師,他們帶了十多位小朋友在小公園嬉戲。由于公園有秋千、溜滑梯和搖搖椅,年紀大的孩子早已四處奔走各自找玩樂去
了,而老師也忙著追逐幾位特別調皮的男孩,誰還會注意到角落邊的這個小男孩呢?
這讓我想到他的父母不知正在都市的哪一個角落忙碌?他們的心是否牽掛著孩子的成長,還是全然忘我地在辦公室里打拼?如果看到了自己的孩子被暴露在疏于照顧的環(huán)境里,他們會心疼,會生氣,還是默默忍受?
這也令我想起為人父母每天和子女的互動過程,究竟是生存層面多,生活層面多,還是生命層面多?
如果生存層面多,只注重到孩子的吃喝拉撒。
如果生活層面多,只做到和孩子分享成長的訊息。
如果生命層面多,才算是真正做到“深入關懷”子女。
大男生的心聲
有一回,我受邀至一所大學主講“情緒管理Vs.戀愛管理”,講完后,熱情的大學生們把我團團圍住,在為他們簽名和解答之際,我注意到一位斯文的大男生站在附近。他可能不敢擠上前來,也可能希望私下請教。
果然,在人群逐漸散去后,斯文的大男生靠過來了。
我請他幫我拿袋子,并陪我走到校門口搭出租車。當時彩霞輝映著黃昏的天空,校園充滿朝氣,到處是大學生的談笑聲,一切顯得如此生機盎然。不料,斯文的大男生卻微皺著眉頭,低聲對我說:“我有憂郁癥。我的爸媽認為我是找借口不念書,他們不了解我。”
我回頭仔細望一眼這個大男生,他的五官體面而且有氣質,可是為什么眉頭還是多了一抹抑郁的神色?
“我有很久不知道什么叫做快樂了。”大男生講這句話的同時,天色竟也在剎那間繽紛盡失。
在聆聽他傾訴成長歷程后,我才明白原來是忙碌而嚴厲的爸爸,外加嘮叨及過度要求的媽媽,使他形成了矛盾、痛苦的性格。他說:“無論怎么做,我總是無法同時取悅爸爸和媽媽,而且他們常常當著我的面吵架,讓我覺得活著是多余的。”
這位斯文大男生定期就醫(yī),也固定接受校方心理衛(wèi)生中心的輔導。“在學校,我得到比較多的關心,但是一回到家,我就感到壓力重重。”
坐上車,我向車窗外的斯文大男生招招手,一邊謝謝他的陪伴,一邊對他說祝福的話。
天色漸暗,華燈初上。車子逐漸駛離校門口,隔著玻璃窗,我搜尋斯文大男生的背影,只見瘦削的他背對著我,低著頭慢慢地走進校園。
像這樣孤單無助的大男生,他的父母究竟是怎樣看待他的?為什么不能用更大的生命空間來接納他、欣賞他、肯定他?
究竟生養(yǎng)一個孩子是讓他做自己,還是做爸媽的乖孩子?是要讓他快樂地過,還是痛苦地過?
給孩子一片成長的天空吧!
當他碰到挫折時—— 鼓勵他,讓他勇于再出發(fā)!
當他面臨壓力時—— 陪伴他,讓他懂得自我調適!
當他渴望被了解時—— 聆聽他,讓他學會正面的傾訴!
當他期盼高飛時—— 祝福他,讓他享受展翅翱翔的樂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