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快三歲了,可能是因為千般寵愛集一身的緣故,小家伙從不知道辛苦,有時出門穿鞋都要奶奶代勞,走幾步路都要人抱,你說你也走不動,小家伙來的太快:“那我們打的吧。”但就是這么個懶家伙“六一”兒童節(jié)卻和我一起做了一件有意義的事———遠足。
前一天和兒子談了我的六一計劃,不知遠足為何物的小家伙高興的答應了,同時答應的還有不要媽媽抱,堅持自己走,否則我們就不去了。第二天是六一,我們倆早早起床,帶上遮陽帽,背上裝著食物、衣服和照相機的旅行袋,興高采烈的出發(fā)了。
我們的第一站是從海岸花園北門走到蓬萊公園。出發(fā)的時候已有八點多,所以走到北門,剛一露頭,兒子就大叫:“曬死人了!”,我沒理他,繼續(xù)往前走,活動剛開始,我不能讓它一下子就夭折吧,小家伙見我沒理他,就趕緊跟上來,“媽媽,我們走樹陰吧!”夠厲害,發(fā)現(xiàn)我走在太陽下,兒子又叫起來,見他沒提曬的事,我很高興的跟他走到花園圍墻外的樹陰下。小孩就是忘性大,沒走幾步,兒子就被馬路上來來往往的車流給吸引了,“媽媽,看!吊車!啊,還有攪拌機……”說著看著,兒子跟我前進的步伐越來越慢,最后竟停下了。哈,不試不知道,原來平時答應出門要緊拉媽媽手的承諾是可以更改的呀。這我可不怕,我故意裝作沒發(fā)現(xiàn)他沒跟上的樣子,繼續(xù)往前走,邊走邊用眼角的余光看他的反映。一分鐘,他沒發(fā)現(xiàn)我已經(jīng)走了,還站在那里看車,一分半鐘,他發(fā)現(xiàn)我沒應過他的話,開始回頭,一看我不在,急了,抬臉,找到我,見我離他很遠,心慌了,邊大叫媽媽,邊急追上來。我贏了,小家伙乖乖的拉好了我的手。所以接下來我就不用擔心他的紀律問題,只要做好他的專職導游就行了。兒子話多,看到什么就喜歡問什么,這我不煩,因為看書說,愛問的孩子才愛思考,所以我每次都很認真的對待他的提問。另外遠足途中如果為走而走會很悶的,邊走邊說不僅能讓小孩忘掉走路的累,還能增進母子間的感情交流。所以在行走途中,我不光耐心的回答兒子的提問,碰到我認為有意義的我還會停下來給他講清楚。就這樣走走停停,我們很順利的走到了蓬萊公園。一路上,兒子沒要抱,我成功了一半。
在蓬萊公園玩車、照相、玩飛機,兒子興趣盎然的玩了一個多小時,我請兒子坐下來喝了點水,又拿出吃的讓兒子吃了點東西,休息了一會后,我跟他談話:“寶寶,今天是什么節(jié)日呀?”“兒童節(jié)”“想不想買車作禮物?”“想”“我們現(xiàn)在走到錦華商場去買車,你愿意嗎?”一提起車,象個車迷的兒子哪有不愿意的,拉起我的手就走。對了,我們的第二站就是從蓬萊公園走到錦華商場。
走過信合大廈,兒子還是興致勃勃的和我說這說那;又走過文化廣場,我都有點走不動了,心里說,小家伙該要我抱了吧,要是他要抱,我就只有搭車了。盡管我心里的小鼓打得咚咚響,表面上我還是裝出很高興的樣子,給他解釋沿途所見所聞。還好,兒子并沒有要抱。我長長的吁了一口氣。
買好給兒子的六一禮物,兒子便迫不及待的要回家,我明白他的心思,他是想回家玩新車呢?纯磿r間,已經(jīng)快十二點了。本來還準備帶兒子去找一塊草地郊游一次,和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的,看看身邊還生龍活虎的兒子,我感覺再游下去,恐怕經(jīng)不住考驗的將是我,而不是兒子。算了,給自己一個臺階下吧——回家。
回家后,我問兒子:“今天開心嗎?”“開心!”聽到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