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漁:
已經(jīng)解決了。
不過,我想起丁丁今天中午發(fā)生的一件事。
中午,媽媽回家,姥姥做好了飯,姥姥招呼吃飯。媽媽積極響應(yīng),坐下吃飯。姥姥給丁丁準備好了飯,喊丁丁。丁丁不是很積極,媽媽鼓動讓姥姥別管她,自己吃。
姥姥自己也吃了幾口,終歸是放心不下,又招呼。三請四邀的來了,磨磨蹭曾的爬上椅子?吹轿骷t柿雞蛋湯,大叫:“不要吃雞蛋。”并做嘔吐狀。姥姥只好趕緊說:“那吃飯。”
飯吃了沒有兩口,丁丁說:“到學校,到幼兒園也要發(fā)脾氣。”(她還沒上幼兒園呢。)不停重復,大聲重復。
給吃飯的不合作弄的沒有好心情的媽媽說:“好好,好,發(fā),發(fā),發(fā),發(fā)脾氣。”
平常都會糾正的姥姥也附和的說:“發(fā)。”
可是,你知道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嗎?丁丁同志很委屈的沉默的把臉轉(zhuǎn)向椅子背,眼里慢慢的蓄滿了淚。
媽媽立刻轉(zhuǎn)換了話題。好一會,丁丁才慢慢擦去自己的淚。
她這樣的說法,其實不只一次了,我感覺她是故意跟你唱反調(diào),讓你去說教她。她經(jīng)常在家里想起來說:“我不把XX分為XX吃,我不帶XX妹妹玩,我推XX小朋友……”
其實她真正采取上述行為的時候非常少。
原來,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要教育,F(xiàn)在,很多時候選擇沉默。有時,也會說:“你不想給她們,就不給她吧,東西是你的,但我希望你分給大家吃。”
我也不知道沉默是不是縱容,我感覺可能不是,她其實知道對錯,只不過,有時要過過違反規(guī)則的癮,哪怕是口頭上。
--------------------------------------------------------------------------------
當時的月啊亮:
丫媽,要是當時還有一個大人給你們母女和和稀泥,可能就好了。
笑漁,我看丁丁很好的呀,她讓芊芊,有姐姐風范。就像你說的,偶爾過過嘴癮罷了。
--------------------------------------------------------------------------------
青藤紫英:
這次已經(jīng)過去,這個假設(shè)只好給以后。
不分享,偶爾會有,和稀泥過去的也有,說服的也有,自己想通了主動分享的時候也有。這是第二次被媽媽嚴重批評,以前還有一次,爸爸媽媽一起批評。——那次因為身體方面原因情緒不好,但是,我們希望孩子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沒有像小時候那樣遷就她。
--------------------------------------------------------------------------------
皓皓媽:
大人越是心急(忙亂)的時候,孩子就似乎更加添亂。
說教、教育,似乎還有要足夠的時間,耐性,否則,只是火上澆油,熱鍋螞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