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帶熙童(26個月)去P家,P家有一條小狗,這個小狗聽到任何門前的響動,都要狂吠一通。
我們都在訓斥小狗:花花,不許叫,花花,你太吵了,花花,人家走過關你什么事。
熙童坐在凳子上,很鎮(zhèn)定地對我們說:花花緊張,所以才叫。
聽得我們一愣一愣的,是不是小孩子更能感知動物的心靈呢?
--------------------------------------------------------------------------------
萱寶寶媽咪:
這是我所聽到的最有意思最有哲理的寶貝言語之一~~
--------------------------------------------------------------------------------
幸福小女人:
極其贊同萱媽的觀點。
又,如果我記得沒錯,樓主是不是曾發(fā)過一個貼說兒子在打針時賄賂醫(yī)生,呵呵,我覺得樓主有一個非常聰明能干的寶寶,很有思想。贊。
--------------------------------------------------------------------------------
熙童媽媽:
嘻嘻,真不好意思,我特別喜歡王婆賣瓜(就是賣熙童這個小傻瓜)。
--------------------------------------------------------------------------------
我愛九月:
應該是吧。
九月10個月的時候,有一次看到兔子,用小手摸兔子,摸一下樂一下。
小孩子可能更容易與動物親近吧。
--------------------------------------------------------------------------------
熒火蟲子:
我們家的小欣欣現正是呀呀學語時,有次她摸著小狗狗,呀呀的,小狗狗似乎能聽懂什么似的也跟著叫。欣欣隨即咯咯大笑起來。把我們都逗樂了。
參與此話題精彩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