媛媛過的真正意義的農(nóng)村生活只有8天,是我去年早些時候帶她去看望老姥時度過的。時隔八年,想不到家鄉(xiāng)的貧窮如初。所有的小賣部里都沒有鮮牛奶和保鮮奶賣。好不容易趕上一個大的集市,能買到的也僅是奶飲料,媛媛和淼淼一氣兒灌了好幾瓶,才算解饞。媛媛加上一直有輕微的感冒,所以那次旅行中,農(nóng)村給她的影響并不好。天雖然藍,空氣雖比城市里新鮮,但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是沒有多少吸引力的。
再接觸到農(nóng)村,是我常帶她去工地玩。我們租住的鄰居家有一個小媛媛一歲的男孩。每天穿著開襠褲到處亂跑,身上總是臟兮兮,說話走路都同齡時的媛媛差很多,夏天的時候坐在院子里曬的水里洗澡。看到媛媛去了,就熱切地跟在她后面。但媛媛學(xué)著大姐姐(同事的女兒)一樣叫他“小臟孩兒”,躲著他。
我說:“不要這樣呀,看小弟弟很喜歡和你玩。他穿的是沒有咱們好,那是因為阿姨家里的條件不比媽媽的好,但每個小孩都是媽媽的寶貝。”媛媛聽了我的話才不排斥他,給他玩自己帶來的玩具。
前幾日,我去臨時工宿舍找一個人,媛媛站在門口向里張望。后來,她問我:“媽媽,那些住在里面的人是窮人嗎?”
窮人的概念孩子多少知道一些,來源于一些兒童童話故事和她所看到的沿街乞討的孩子。
我不想做更多的解釋,只求打消她的疑慮:“那些人家里生活條件不很好,所以他們要早早出來掙錢,當(dāng)然住的差。不過有了錢可以慢慢有好的生活,你不用擔(dān)心的了。”
每個人生而平等,因為不同的環(huán)境使他們走上不同的人生,我希望孩子能漸漸明白這些,不歧視比自己窮的人,不懊惱自己的生活比別人差,以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生活。
--------------------------------------------------------------------------------
萱寶寶媽咪:
第一個要說的是,覺得窮未必一定跟臟亂連在一起的。
媛媽對媛媛的講解的法子其實很好,贊一個。
還有一點也想借這個話題討論:
孩子的心里的“窮”是否與我們大人的理解不一樣呢?
萱偶爾會很直率地說:媽媽,那個叔叔為什么沒有穿鞋,是不是沒有錢?
但其實,她是否就理解這錢與窮呢?
--------------------------------------------------------------------------------
昊溜溜:
我們樓下的車庫有很多出租給外地人,其中一家有一個6歲的小孩子,跟昊是好朋友,他經(jīng)常來我家跟昊一起玩,昊也去過他家?guī)状,有次昊跟我說:“媽媽,他們家怎么這么小,這么黑,又這么差的呀?”我跟昊說:“他們是外地人,不是紹興的,他們從很遠很遠的地方來,這里沒有他們的父母、朋友,別人幫不了他們,他們得努力地干活,一點一點地賺錢,他們現(xiàn)在住在這么小的房子里,將來有錢了會買很大的房子。”
還有一個是租了一間車棚,小的只能放下一張床,晚上每次昊一人下面玩回來的時候都不敢走過這間車棚,總說里面的是壞人,總是要我下樓去接他。我一邊一邊地跟他說:“他們不是壞人,只是外地人,你看他們離開了他們的爸爸媽媽,自己一個人來這里工作,他們買不起大房子,只能租在這么小的車棚里,但他們都是好人。
這個城市越來越多的外地人,只要我們的父母